近日,廣州一女子在地鐵上的照片被AI“一鍵脫衣”,并在網上廣泛傳播,引發網友關注。而與之類似,此前一網紅特效合成師利用電腦后期制作,合成與某知名女星親吻的影片并傳播,也引發了熱議。
近年來,隨著AI技術的普及以及各類AI軟件的推廣,“AI換臉”“AI合成照片、視頻”等開始走紅網絡。這在增添了人們趣味、豐富大眾觀感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負面情況,乃至觸及法律底線,引發糾紛。
就如廣州地鐵照事件,照片傳播者就涉嫌侵犯了女子的個人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而將照片傳到網上的行為,則構成了“傳播淫穢物品罪”等刑事犯罪。在法律之外,利用AI合成傳播當事人照片,會對當事人的心理和情感造成巨大傷害。以利用AI合成與明星接吻視頻為例,會讓人誤以為AI合成的內容為真,進而對明星本人產生不可預測的危害。
AI技術的應用本就有雙刃劍效應,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娛樂大眾,也容易被濫用乃至用于犯罪。例如,以互聯網為媒介誘騙、脅迫未成年人進行“裸聊”或發送“裸照”“裸體視頻”等方式,進行“猥褻”的行為,已經被檢察機關認定為“隔空猥褻”,涉嫌犯罪。對于此類行為,當務之急是對不斷涌現的各類AI合成類軟件,嚴加監管和取締。對不雅照片和視頻的制造者、傳播者依法處理,讓更多人引以為戒,防止這類技術和軟件的進一步濫用和傳播,給社會造成更大危害。
對于AI合成技術運用,國家層面已經出臺相關規定加以規范引導。今年1月10日開始施行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就提出,“要對深度合成技術應用提出規范”,要“采取技術或者人工方式對深度合成服務使用者的輸入數據和合成結果進行審核”等,對深度合成技術的使用作了較為詳盡的規約。
但放諸長遠,對于AI合成等新興技術的應用,尚缺乏完善、系統的法律加以規范引導,當前還需加緊推進相關立法工作,讓更多從業者、使用者有法可依,堵上被不法分子濫用的法律漏洞。與此同時,對于當前時興的軟件,也要加強監管審查力度和執法懲戒力度,強化震懾效果,嚴防技術被濫用作惡,唯讓科技向善、知法畏法,才能筑牢公眾個人信息保護的防線。(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和生)
關注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