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19日消息 大美西藏,令人神往。步入新時代的西藏,正在以旅游業為先導,圍繞“地球第三極”這一旅游特色,帶動全區可持續發展。打造全時、全域旅游,如何與保護生態紅線實現平衡?豐富多樣的藏文化,怎樣才能在保護中實現傳承與更廣泛地傳播?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如何激發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3月19日,全國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區政府主席齊扎拉做客中央臺,傾情講述西藏發展中的探索和實踐。
2月1日到4月30日,西藏自治區開展了“冬游西藏·共享地球第三極”活動,西藏所有A級旅游景區在活動期間免費開放,而且不僅旅游景區,星級酒店、旅游車輛、航空鐵路、游客組團等各個方面都有優惠,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到現在為止執行了一個多月,效果怎么樣?
齊扎拉表示,西藏旅游發展的淡旺季節差異十分明顯。夏天一票難求,冬天比較冷清。實際上,冬季的西藏,雄渾的雪山更加壯美,溫暖的陽光格外明媚。為了讓大家看到多彩的西藏,感受特有的人文精神,將冬季的閑置資產利用起來,西藏就開展了這次的活動,將打造全域旅游、全時旅游。全時旅游是指每一天24小時能夠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全年一年四季能夠提供服務。
從開展活動以來,1、2月份收益平均增長35.9%,其中2月份尤為突出,增長超過40%。今年春節期間,許多從事農家樂的店家都沒有回家,邊接待游客邊過春節,整個資產收益非常好,甚至有些農家樂的入住率達到了百分之百,遠遠高于歷史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