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發展民族旅游商品的難題
從《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31號)把擴大旅游購物消費列為重點工作,到《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5〕62號)中具體提出實施旅游消費促進計劃,培育新的消費熱點,豐富提升特色旅游商品,加大對老字號商品、民族旅游商品的宣傳推廣力度,幾年來,雖然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在一些地區得到重視,推出了不少新的民族特色旅游商品,但仍有很多地區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
旅游者在很多地區還很難買到心儀的民族特色旅游商品
一提到民族旅游商品,就有人認為是少數民族旅游商品,既缺少中華民族的大民族概念,又缺少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全民族概念。
很多部門和企業不了解民族特色旅游商品。他們既不了解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范圍,也不了解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設計和銷售的方式、方法。經常誤把民族手工藝品當作民族旅游商品的主力,把民族旅游商品的范圍搞得太狹隘了,沒有把各民族的豐富生活產品納入民族旅游商品。
一些地方的負責人和旅游主管部門負責人很少開展促進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發展的工作。有的是自身能力不強,缺少方法;有的是放著明白裝糊涂,沒作為;有的只講不做,缺少擔當。有些地方調整了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有關負責人,其中一些人不繼續上一任干的好事,也不接上一任沒干好的事,更不管上一任沒干完的事,自身能力再弱點,監督再松點,各種政策又存在矛盾,加上所謂不干事就不會惹事的觀念盛行,發展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事也就被拋到九霄云外了。
很多經濟發達地區旅游商品的民族特色也很淡,對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重視程度很低,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很少,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發展很緩慢。相反,這些地區對歐美日韓的崇拜很濃,有歐美日韓特色的商品很多。
發展民族特色旅游商品須注意的主要問題
發展民族特色旅游商品,一是要注意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重要性。要樹立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同發展的理念。發展民族特色旅游商品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有利于地方資源的利用,有利于全域旅游的建設,有利于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二是要注意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范圍。即將到來的中國民族旅游商品博覽會和中國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大賽,將民族特色旅游商品分為且不限于民族旅游特色食品類、民族旅游茶品類、民族旅游飲品類、民族旅游酒類、民族旅游紡織品類、民族旅游電子類、民族旅游電器類、民族旅游陶瓷類、民族旅游玻璃品類、民族旅游金屬品類、民族旅游合成品類、民族旅游日用竹木品類、民族旅游皮毛品類、民族旅游化妝品類、民族旅游個人裝備品類、民族旅游鞋帽類、民族旅游首飾類、民族旅游玩具類、民族旅游工藝品類、民族旅游紀念品類等二十大類。各種民族特色食品、日用品、服裝、服飾等才是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主流。
三是,發展民族特色旅游商品須加強對有關部門的監督。不僅要有效地監督各種違紀違法,還要有效監督躲避責任的懶政、庸政和以創新為名的“胡政”。
要把有關部門管理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權力放在制度的籠子里,用嚴密、合理的制度,既要管住權力的濫用、私用、亂用,又不拴死權力,不影響權力的合法、合理使用,有敢發展、敢創新、敢改革的空間,讓有權力又想干事的人,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
要把有關部門推動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發展的責任放在各種監督的陽光下,對那些以嚴格遵守制度為名放棄責任、回避責任、糊弄責任、亂用權的人暴露出來,不能讓懶政、庸政和無知者的“胡政”存在。有關部門要讓各地發展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工作,既有持之以恒的堅守,還有不斷創新的探索。
四是,發展民族特色旅游商品不僅是少數民族地區的事。最有資金、設計、制造、銷售實力的恰恰是經濟發達地區,尤其是經濟發達的特大城市。共享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同在一個國家下,共同傳承民族文化,發展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發展民族經濟,減少對歐美日韓的崇拜,是經濟發達的大城市有關部門和企業應考慮問題。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旅游商品的市場性決定了各地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多少、好壞。發展好壞,均在市場上可以見到,在展會、大賽上可以看到,以無充有、虛夸虛報在陽光下是藏不住的。無論是為經濟,為文化,為今天,為明天,為傳承,為發展,還是為滿足旅游者需求和落實國務院的要求,發展民族特色旅游商品都要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