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3月16日電 (鐘建珊 陳秋霞)“全域旅游是什么?我認為可以概括為:處處能旅游、行行加旅游、時時宜旅游、人人愛旅游。”廣西旅發委主任甘霖16日表示。
當日,廣西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廣西特色旅游名縣“雙創雙促”工作新聞發布會在南寧召開。甘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對全域旅游概念作出上述解釋。
甘霖說,廣西當前把全域旅游作為加快當地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以創建特色旅游名縣作為切入點和著力點,努力打造廣西旅游名縣升級版,推動廣西旅游從“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發展。
他介紹,2016年,廣西正式啟動及全面實施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抓手的全域旅游發展戰略。截止目前,廣西已有16個縣列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創建名單,其中有11個是特色旅游名縣,5個是特色旅游名縣創建縣;逐步形成旅游點、線、面發展格局,成為廣西經濟穩速增效的有效抓手。
據官方數據統計,2016年,廣西共有“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創建縣”26個,年接待游客達1.17億人次,同比增長26.48%?;實現旅游總消費1193.68億元人民幣。
按照廣西官方發展計劃,未來五年,廣西將努力打造成為中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區域性國際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建成“全景皆美、全業融合、全時體驗、全民共享”的國際生態大公園,成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區。
廣西旅發委副主任胡晶波介紹,廣西在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廣西特色旅游名縣行動中,特色產品主要有八大板塊。分別為:以桂林和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的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體系為代表的的山水觀光旅游產品;以廣西北部灣國際旅游度假區和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為主的休閑度假旅游產品;以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游區建設為核心的健康養生旅游產品;以中越德天—板約瀑布國際旅游合作區、中越友誼關—友誼國際旅游合作區建設等為主的邊境跨國旅游產品;以廣西劉三姐精品文化旅游和“八桂民族風”旅游品牌為主民族文化旅游產品;以陽朔、龍勝、大新等一批鄉村旅游縣和旅游型村鎮為示范的鄉村旅游產品;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等綠色生態資源為主的生態旅游產品以及以“百色起義”、“胡志明小道”、“左右江革命老區”等紅色品牌為主的紅色旅游產品。
“至2020年,廣西旅游業在本區域的GDP(國內生產總值)綜合貢獻率將超過15%,旅游業增加值占廣西GDP比重超過10%;旅游從業人數占廣西社會從業人數比重超過15%,帶動80萬貧困人口脫貧。”甘霖說。
針對旅游市場當前存在的亂收費、導游業務工作不規范等亂象,甘霖表示,廣西下一步將依法建立旅游綜合執法機制,完善區、市、縣旅游行政執法機構,鼓勵設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及其它聯合執法機構;建立旅游發展委員會+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其他執法機構(“1+3+N”)的旅游綜合執法模式。
積極推進導游自由執業試點工作,重點建立合理透明的導游勞動報酬制度,專職導游享受以基本工資加帶團補貼為主體、傭金分成為補充的薪酬制度,以桂林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驗區為契機,選擇有條件的旅游社率先試點導游勞動報酬制度。
“此外,廣西將借助國家及廣西有關扶貧政策,加大投入建設廣西區內的550個貧困村,以發展鄉村旅游區、農家樂等產業為抓手,整合扶貧資金,深入推進各層面涉農資金整合,促進扶貧村的鄉村旅游業發展。”甘霖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