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葫蘆島1月31日消息(記者張靜 葫蘆島臺記者馮玉興)意外獲得半張83年前祖輩開印刷廠時印制的發票,10余年來,收藏者為找不到另一半而吃睡不好。幾天前從藏友手中買東西時無意中的贈品竟然讓他兩眼放光,因為這就是讓他朝思暮想都沒敢想、已經放棄甚至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居然夢想成真:“真是太突然了,也太巧合,做夢都沒想到!”
昨日,記者見到了李文喜及其手中分家數十年后復原的這張發票,同時了解到這發票收藏背后的故事。
43歲的李文喜是遼寧葫蘆島市綏中縣一名收藏愛好者,老家在綏中縣高甸子鄉。據其家譜及有關資料記載,清光緒中期(1890年代),他的太爺李繼善與錦州人傅俊生及綏中縣沙河鎮人畢渭橋等人合股創立了泰和山房石印局,地址設在綏中縣南門里路西,畢渭橋任執事(經理)。
李文喜查閱相關資料后說,創立之初規模不大,設備只有兩臺石印印刷機,雇有幾名印刷工人和刻字工人,業務范圍包括刻字、印刷習字帖和鐫刻牌匾圖章等。清宣統年間,泰和山房聘用退職鄉里的書法家李海峰書寫帖版,開始大量印售各種字帖,此后生意大有起色,獲利頗豐。由于歷史原因,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期,該印刷廠被日本帝國主義控制,將泰和山房更名為“泰和隆”。1941年李繼善去世。解放后印刷廠才又回到人民手里。
李文喜從小就對歷史文化感興趣,長大后尤其對自家的過往有著一股強烈欲望想探究一下祖輩的歷史,追溯他們走過的路。于是,綏中地區的印刷歷史就進入了他視線。資料表明,泰和山房石印局是綏中地區最早的一家印刷廠。
10多年前,愛好收藏的李文喜到錦州古玩市場去淘寶,主要是想收集家族史料及綏中地區的歷史文化資料。一個偶然機會,他在錦州地攤花50塊錢買到了綏中縣福慶祥雜貨莊售鹽發貨票,雖然只是右側半張發票,但這張發票是泰和山房石印局印制的。發票上有印刷廠家、商號印章及標記印花、稅務部門公章、發貨品種等,數量、價格及發貨日期等一應俱全。發票的紙張是白棉紙。得到這張發票后,李文喜欣喜若狂,一種親切感獲得感油然而生;氐郊液笸咨普洳亍T谄浜笕兆永,李文喜到處尋找發票的另一半,希望讓這張發票能早日團聚。
1月12日,李文喜在從錦州藏友那里購買收藏品時,對方居然贈送他半張發票通過快遞郵寄過來。等他回家打開后大驚失色,當時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細揉揉后一眼就認出來,這半張發票居然就是10多年苦苦尋找的另一半。“真是太巧合!當時真都有些放棄,太出乎意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
記者看到,該發貨票連在一起盡管有些發黃褶皺,但保存比較完好。最上面是印花稅票顯示為1分,上面“發貨票”3個印刷體大紅字特別明顯,時間是用毛筆寫的:左半部分落款時間是康德3年(1936年)8月17日;右半部分毛筆寫的字跡雖然看的清晰,但卻有些毛草認不全;發票最下端印有“綏中泰和隆制”字樣。
無意間得到這另一半發票,李文喜興奮得連覺都沒睡好。驚喜之余,他將“分家”多年的發票拍照后發到微信朋友圈:“忙了一整天,晚上一件事卻讓我興奮得快掉出眼淚!十多年前買的半張發票右半部分,今晚收到錦州朋友寄來藏品中的半張發票竟是這張發票的左半部分!十多年了竟讓這張發票綴合!最關鍵的是印制發票的印刷局是我的曾祖父于清末創辦的綏中縣‘泰和。ㄔ缙诮刑┖蜕椒浚∷⒕郑簿褪墙夥藕蠼椫锌h印刷廠的前身!
很多好友看到后紛紛稱奇,留言說“兩半發票分開這么久居然還能復位,少見!可喜可賀!”“發票對接上了,它不僅是我對祖輩一種親情的見證,更是綏中地區商業歷史的見證,對研究那個時期的印刷業有很大益處。收藏真有意外收獲,收藏的樂趣真的讓我喜出望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