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 落實 再落實 寫好教育“奮進之筆”特別報道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國美第一城小區的王女士今年多了一筆意外“收入”。從今年9月起,孩子就讀的幼兒園經朝陽區教委認定正式轉為普惠性幼兒園。在降價不降質的前提下,這所民辦園的學費從每生每月5000元降至750元,一下子給王女士省下了每年5萬多元的支出。記者了解到,像這樣由民辦園申請轉為普惠園的情況,僅朝陽區就有65所。
學前教育普惠化正是當前北京市學前教育發展的大方向。近年來,通過加強政府統籌保障,調動全社會積極性,北京正在穩步構建普惠優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2019年1月起,北京市開始推進普惠性幼兒園‘質量標準統一、收費標準統一、補助標準統一’和‘促進教師待遇縮小差距、逐步同工同酬’系列配套政策!北本┦薪涛侣劙l言人李奕說,“我們堅持公益普惠思維,既要緩解入園難,又要緩解入園貴,通過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北京學前教育已經連續多年保持學位數量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家長放心地把孩子送入普惠性幼兒園!
多措并舉,擴充普惠學位
朝陽區來廣營地區是人口導入區。2013年9月,朝陽區教委直屬朝花幼兒園來廣營分園開始招生。隨著學區內適齡兒童人數不斷攀升,幼兒園也在不斷擴大班級規模。目前全園已經從最初12個班擴充到17個班。而在朝陽全區,朝花幼兒園的園址已經發展到25個,在園幼兒總數達到8000人。
朝陽區教委副主任付琳介紹,將區教委直屬事業園布點在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區并不斷擴大規模,只是朝陽區擴充普惠學位的措施之一。根據今年制定的《2019年朝陽區提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工作方案》,朝陽區按照“配套資源必須辦、國有資源推動辦、社會資源鼓勵辦、騰退資源恢復辦、現有資源擴充辦、挖掘資源創新辦、平衡結構統籌辦”的工作思路,正在全力擴大普惠學位供給。
重點工作首先是解決小區配套園的新建、移交、欠配問題。根據北京市統一規定,城鎮居住區配套園必須辦成公辦園或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園。這條規定也成為朝陽區擴充普惠學位的一條紅線。2018年,朝陽區所有新建居住區全部實現了幼兒園建設配套,同時確保配套園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內部挖潛是擴充普惠學位的另一個重點。主要措施包括對已有幼兒園內部改擴建、壓縮辦公用房、提高公共教室利用率等對幼兒園進行擴班。
在加快自建的基礎上,朝陽區還創新服務模式,采取以租代建、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街鄉利用騰退空間自辦或委托辦園,鼓勵區域內高校、國有企事業單位利用單位內部資源開辦幼兒園。據統計,2019年,朝陽區幼兒園新增學位8100個,而普惠學位增加數為18000個。在全區學前學位總量增加的同時,普惠學位比例明顯上升。
在海淀區,學前教育學位不足問題同樣嚴峻。海淀區教委動員和支持各單位舉辦幼兒園。今年1月22日,海淀區教委與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辦公廳簽署了合作辦園協議,由中聯部提供辦園場地,區教委引入優質園來辦普惠園,開創了“央地合作”的新模式,共同擴大普惠學位供給。
在擴充普惠學位的過程中,海淀區高度重視29個街鎮在發展學前教育過程中的力量。今年1月16日,海淀區教委與全區29個街鎮簽署了發展任務責任書,鼓勵街鎮拿出實際舉措增加普惠學位供給,有效緩解了屬地內的入園難問題。
加大扶持,完善保障機制
普惠性幼兒園的迅速發展,背后是政府投入的真金白銀。北京市將學前教育納入全市專項規劃優先實施。對所有普惠性幼兒園,不管公辦民辦,都加大財政扶持,一視同仁。
自2019年1月1日起,市級財政對非教育部門辦的其他公辦性質幼兒園、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民辦普惠性社區辦園點按一個標準給予補助扶持。非教育部門辦普惠園生均定額由每生每月700元、1000元兩檔標準調整為1000元;對所有普惠園改擴建新增學位按每生10000元標準進行補助;對新增普惠園通過租賃辦園產生的場地租金按不高于每平方米每天5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對由非普惠性轉為普惠性的民辦園按每生3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獎勵。
在此基礎上,北京市教委明確,全市公辦園執行政府指導價,民辦普惠園參照公辦園收費。全市普惠園保教費收費價格最高不得超過每生每月900元。為保障普惠園運行質量,市教委明確要求普惠園用于人員經費支出比例占保教費收入和財政生均定額補助收入之和的比例原則上不低于70%。
值得指出的是,在市級經費支持的基礎上,北京各區也在財政支出中把擴充普惠學位列為優先投入方向。海淀區通過“普惠性幼兒園生均補助項目”“支持和鼓勵擴大學前教育資源項目”“幼兒園內涵建設項目”等項目經費,持續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其中,普惠性幼兒園生均補助標準在市級每生每月1000元的基礎上,區級給予每生每月500元的補貼。對于擴大辦園規模的給予一次性每班10萬元的支持。目前,全區100余所普惠性幼兒園均已享受到該項補貼政策。
在北京順義區,政府加大購買服務力度,采取一次性擴學位補助、租金補貼、生均定額補助等方式,鼓勵社會力量開辦普惠性民辦園,并將全區所有普惠性幼兒園納入級類管理。目前,全區92.33%的幼兒就讀普惠性幼兒園。
有了明確的財政保障,各級單位的辦園積極性明顯提高。今年,中科院將一座閑置的辦公樓改造成幼兒園,極大緩解了中關村地區學前資源供給壓力;北京體育大學也與海淀區教委合作,利用校內閑置空間,新建了一所幼兒園,全部用于提供普惠學位。
強化過程監管,普惠不降質
普惠后降低了幼兒園的收費標準,辦園質量會不會隨之下降,一度是很多家長擔心的問題。加強過程監管就是北京市教委對這一問題的直接回應。近年來,北京市陸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管理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不斷加強學前教育管理。
2019年1月,北京市教委印發幼兒園辦園質量督導評估辦法及評價標準,實現辦園質量評價標準“多標合一”。2019年3月,督導評估工作啟動實施,將各類幼兒園全部納入督導評估范圍,按照一個標準,開展3年一輪動態評估,并面向社會公開評估結果。目前,北京市還專門建立普惠性幼兒園補助項目進展信息化臺賬,將財政扶持經費全面納入審計范圍,確保普惠政策在各區落地見效。
“雖然是普惠園,但是我們一點也不普通!背枀^朝花幼兒園園長張靜說。朝花幼兒園作為北京市一級一類示范園,在社區有著良好的口碑。這不僅體現在幼兒園的硬件配備上,更體現在豐富的課程體系和優質的教師團隊上。張靜說:“我們拒絕‘小學化’,積極開設了很多適合孩子年齡的課程,包括傳統文化課程、人文素養啟迪課程、游戲類課程等!
為加強對幼兒園辦園行為的日常監管,北京市出臺了《北京市學前教育專職督查隊伍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組建市區兩級學前教育專職督查隊伍,對幼兒園進行全覆蓋的日常巡檢。同時,北京主動加大社會監管力度,開通了市、區、園三級家長咨詢與信訪電話,將普惠性幼兒園名單、財政扶持經費及收費標準向社會公布,并定期公布各類型幼兒園辦園質量督導評估結果。
學前教育質量提升的關鍵在教師。多年來,北京市不斷拿出實招提升幼師質量,在編制中招和高招計劃時,引導學校優化調整專業設置,增加學前教育專業招生計劃。僅北京城市學院,學前教育專業在校生就超過了1000人,是最初招生規模的3倍。
為提升幼師職業發展能力,北京市將幼兒園教職工全員培訓項目納入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實施“市、區、片、園”四級聯動培訓方式;北京還將幼兒園(包括民辦園)全面納入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范圍,在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專業設置目錄中設立學前教育一級專業(學科)和學前教育二級專業(學科),打通幼兒園教師正高級職稱晉升通道,全面拓展幼兒園教師職業發展空間。
既有厚愛,也有嚴管。北京市出臺了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規范、師德考核辦法與負面清單,全面加強幼兒園教師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首位,在入職考察、工作考核、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環節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北本┦薪涛魅蝿⒂钶x說,“構建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是北京教育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生動實踐,也是北京不斷完善區域教育治理體系的積極探索,相信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北京學前教育事業必將為新時代中國特色教育事業發展提供更多優質經驗!
《中國教育報》2019年12月15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