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是世界上最復雜的一種物質,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的產物,大腦的工作機制至今仍是有著神秘光環的科學領域。

  類腦智能被視為人工智能的終極目標,也被稱作“下一代人工智能”。

  2017年1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同意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承擔單位,建設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這是我國類腦智能領域迄今唯一的國家級科研平臺,也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要建設單元。

  也正是在這一年,1989年出生的劉海峰在即將博士畢業的人生十字路口作出了一個果敢的決定,一頭扎進科研成果轉化中,從昔日“學霸”向未來“創業家”轉變。

  劉海峰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曾獲得該校本科生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后進入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攻讀聯合培養博士學位。其間,在計算機視覺等領域的頂級期刊上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

  2017年9月,依托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合肥中科類腦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聲谷”正式成立。28歲的劉海峰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帶領團隊實現人工智能核心技術與產業融合,通過提供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來推動產業的智能升級轉型。

  公司目前已在能源、交通、教育、AI平臺等領域落地智能化產品解決方案,并以能源行業為標桿,逐步在不同行業場景深度賦能。

  在交通領域,他們研發了首款“動態交通智能執法機器人”。據劉海峰介紹,該系統由“端+云”構成,前端設備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自動識別交通違法行為,同步進行取證,自動上傳視頻與照片,后臺接收后可以自動審核處理。不僅規避了人工拍攝取證造成的行車不安全因素,也大大提升審核準確度及效率,目前已被多個城市的交警部門所采用。

  如果把交通行業的這項技術創新視作對大腦工作原理的初步借鑒,那么類腦技術在能源領域的應用則是讓計算機同時擁有了視覺、聽覺和嗅覺。

  據劉海峰介紹,傳統的電力變壓器運行檢查,一般包括外部目視檢查、耳聽檢查、嗅覺檢查、手摸檢查。盡管人工24小時不間斷,難免也有疏忽。通過海量數據集的收集、訓練和驗證,計算機可以根據味道分子的結構特征、聲音的頻率等,模擬人類輸出對味道和聲音的認知,進而判斷是否存在問題。

  針對電力場景特性,中科類腦結合人工智能、邊緣計算技術,研發多種關鍵技術,如小樣本學習、電力3D場景仿真、基于學習的分割算法等,構建“端-邊-云”協同解決方案,通過自主感知智能終端、邊緣“智能+”類腦盒子、業務賦能云平臺的協同融合,對通道環境、塔桿本體和基礎設施進行智能分析,識別異常信息,實現提前預警。

  截至目前,根據變電站及輸電線路的真實海量場景數據,中科類腦已開發出120+類算法,助力電力行業智能化轉型,保障城鄉居民安全供電。

  為了降低人工智能學習使用門檻、提高開發效率,中科類腦聯合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構建計算資源、數據資源和技術服務三位一體的人工智能開放平臺——類腦智能開放平臺。

  對此,劉海峰形象地作了一個比喻:“這是一個孵化性的平臺,就像是一個廚房,基礎算力就像廚灶,海量數據是素材,機器學習算法是調料,作為廚師的開發者,在云上就能輕松使用,大大提高了開發效率、讓他們有更多精力專注在本領域的科研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科類腦就曾向高校、科研機構、醫療公司、醫院等單位免費開放類腦智能平臺,支持疫情相關的智能計算、智能分析工作。

  目前,類腦智能開放平臺2.0版已上線,平臺使用率穩定持高,活躍用戶1萬人次/日,使用量達到70%,孵化催生了一批大型的國家級課題和項目。(記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