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天津等地加入“搶人大戰”,各地的招才引智舉措再次受到社會關注。在城市降低落戶門檻之后,人未到、戶先落的“戶口空掛”現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資料圖:天津。 中新社記者 佟郁 攝
落戶申請爆棚 天津:杜絕“戶口空掛”
從去年開始,為了招才引智,全國20余個城市紛紛給出了相關的引才“紅包”。而其中的落戶政策,則是民眾最為關心的版塊之一。
“搶人大戰”最新的入局者天津于5月16日發布了“海河英才”計劃。其中,全日制高校本科畢業生不超過40周歲就可以在天津落戶。
政策一出,天津落戶申請火爆。據當地媒體報道,5月17日,天津市人社局透露,自天津發布“海河英才”行動計劃以來,不到1天便有30萬人辦理落戶申請。而根據媒體最新報道的數據,截至21日,已有5800余人直接落戶天津,領取調檔函的人數則超過2.7萬。
“從這幾天的辦理情況看,申請人數非常多,在政策發布的第一天,就有30萬人上網,今天的網絡訪問量已經突破80萬。這樣的關注度,的確超出了我們的預期。”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楊光在21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在落戶火爆場景背后,也出現了一些爭議。對此,天津市人社局20日回應:此輪人才落戶新政,目的在于支持有意來津真正參與天津各項事業發展、愿意在津腳踏實地創新創業的人員,而不是借落戶之機,單純掛靠戶籍,或為子女獲得參加高考資格、買房炒房的各類其他人員。
同時,天津市人社局強調,要合理界定引進的是否是天津真正所需的人員,確保杜絕“戶口空掛”、“暗度陳倉”等現象的發生,必須嚴格實行落檔才能落戶的規定。
資料圖:天津舉行的一場招聘會 。 中新社記者 佟郁 攝
何謂“戶口空掛”?
天津的“海河英才”計劃發布之后,短時間內便吸引了不少民眾的關注,張銳就是其中的一員。
張銳來自河南濟源,2015年從四川某“雙一流”高校本科畢業后,便來到北京工作,而他的戶口,則從成都回到了河南老家。
天津的戶籍新政一出,張銳就看到了機會。
“天津市的政策此前一直較緊,并沒有很好的落戶機會,這次機會一定要抓住。”在張銳看來,無論是享受公共服務,還是未來的子女教育問題,一紙天津戶口都比濟源戶口更有競爭力。
“更何況,從北京到天津,高鐵只需半個小時。”張銳稱。
張銳還告訴中新網記者,落戶天津,自己早有打算。作為一名創業者,他在一年前便將公司注冊到了天津,“因為天津當時有著更好的創業和稅收政策,有利于降低成本。此外,天津也讓我看到了更多的落戶可能。”張銳說。
在張銳看來,相比于天津,在北京生活和創業有著更好的資源優勢,所以他平時的辦公地點,繳納的社保、稅收都在北京地區。
“即使拿到了戶口,我也不會去天津工作。”張銳說。
像張銳一樣持有北京社保的“北漂”是否可以落戶天津?記者致電了天津市寧河區行政許可服務中心。
一位工作人員解釋稱,來天津落戶,原則上不能有異地的社保。“如果申請人持有異地社保,我們也可以辦理,但是經后臺查詢后可能會被清戶,由此造成的后果由個人承擔。”
此外,針對此前已經取得準遷證的該類人是否會被清戶,該工作人員回應說,那時尚未有異地社保的相關要求,但是否會被清戶要看后臺工作人員的審核。
資料圖:2018年4月12日,北京某高校內的畢業生雙選會上,一家企業貼出了解決戶口的告示。 冷昊陽 攝
“戶口空掛”影響幾何?
在現實中,“戶口空掛”現象并非個例。這種現象可能會有何影響?
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張翼介紹,無論是人在戶不在,還是戶在人不在,“戶口空掛”的現象都會導致公共資源的設計、配置、使用等方面出現問題。
“到底有多少人要在這個城市上學?有多少人需要就業?政府在制定城市規劃的過程中,都需要詳細的人口分布數據,從而根據市場的變化來規劃。”張翼解釋稱。
同時,張翼還告訴中新網記者,城市管理者希望把人才和戶籍都留在本地,但社會的發展、市場的變化使得人口不可能永遠在戶籍所在地穩定就業,這就需要各地在制定人才戰略過程中做更多有針對性的設計。
此外,中新網記者調查發現,“戶口空掛”現象還催熱了中介市場。
21日,記者致電了一位自稱可以代辦天津市落戶的中介,當記者告知自己符合年齡、學歷要求后,該中介工作人員給出了記者落戶天津的報價:3萬元。
這位中介告訴記者:“如果委托我們辦理,無需落檔,只需提供身份證、畢業證和學位證,我們可以通過‘內部通道’來辦理,一周左右即可拿到戶口的準遷手續。”
資料圖:居民戶口薄。
專家:應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
在激烈的城市“搶人大戰”中,“戶口來了,人沒來”的現象值得深思。
張翼分析,一項政策的出臺,需要政策制定者對城市的定位、民眾對政策的需求進行詳細推演,以免發生類似的摩擦。
此外,還有聲音指出,“戶口空掛”現象的背后,映射的是民眾對現有戶籍制度的焦慮。在張翼看來,要從根本上解決這種焦慮,最終還是需要加快推進戶籍改革。
張翼分析,當前的戶籍制度改革需要進一步完善,大城市中的非戶籍人口比較多,而很多城市又以戶籍為指標來配置社會資源,這也導致人們看重附著于戶口之上的城市資源和服務。
張翼告訴中新網記者,戶籍改革的大方向就在于逐步剝離附著于戶口之上的城市公共服務分配功能,讓戶口回歸其本身的人口登記功能。(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為化名)(完)((冷昊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