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錢、坑娃、坑智商,洗腦式營銷催生“教育功利癥”
近年來,功利教育觀大行其道,培訓市場魚龍混雜,推波助瀾。不少家長架不住廣告“忽悠”,老師“洗腦”,報班花費成千上萬,可到頭來沒讓孩子練就“開掛”本領,反被部分培訓機構坑錢、坑娃、坑智商。種種洗腦式營銷,消費家長們的焦慮,加劇拔苗助長的功利心,違背了教育育人為本的初心。
文化裝門面,教學靠“含糊”
廣告上寫著“經典誦讀為主、德藝熏陶為輔”,課程內容“兼顧國藝、西方英文經典、書畫經典、音樂欣賞……”
老師們穿著傳統服飾穿梭在茶室間,被古典文化深深吸引的家長劉女士咬了咬牙,拿出17000元給5歲的兒子報了國學館。
沒想到孩子才上了一個月的課,劉女士便大呼上當。“還以為這家國學館走文化路線,是培訓機構中的清流。結果也是想方設法靠忽悠賺錢。
”劉女士忿忿地說,“孩子的課程內容是《論語》,老師從來不給孩子講解,只是誦讀。忽悠家長參加周末讀經會、千人國學會,還讓購買一萬多元的認字卡片,只有兩個喇叭的讀經機,不買老師就說我不重視孩子。”
這家名為“尚德”的國學館位于廣州市番禺區華南新城的江山帝景會所內,位置比較隱蔽。
半月談記者以家長身份前去暗訪發現,館內雖然擺著字畫,陳設古典,但通風采光都不好。
教室里,讀經機播放著《孟子》,老師在大聲誦讀,但大部分五六歲的孩子顯然不感興趣,在教室里跑來跑去,自己玩耍。
接待的吳老師說,館內開設了2至6歲的幼兒班,主要學習四書五經,已經招收了100多名學員。
老師們不講解,是“不想影響孩子對經文的理解”,這是國學館的教育理念。
國學館提供的一本讀經教育的“科普”讓人哭笑不得:“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含糊過去!遇到不懂的文句怎么辦?含糊過去!連續幾頁看不懂怎么辦?含糊過去!”
劉女士的孩子讀了一些艱深晦澀的古文后感到很困惑,問老師又從來得不到解釋,以至于孩子出現不愿碰古文書本的情況,漸漸不喜歡上學了。
老師們“讀經不求甚解”的同時,卻又言必稱經典。
吳老師說,國學館有一套英語教程,是某某著名老師用古英語朗讀的,讓孩子從小學習英語“文言文”中的經典。
周末的“小茶人”課堂另外收費3200元,除了教孩子泡茶,還讀茶經。
半月談記者從廣州市番禹區教育局了解到,該國學館沒有辦學資質,未在教育局備案。
另據一些家長反映,國學館安全衛生缺乏監管,季節性流行病暴發時,沒有任何通知,導致孩子大面積發病。
過后,國學館的老師竟在朋友圈里解釋:“孩子生病是家長負能量導致的。”無奈之下,劉女士和部分家長都為孩子選擇了退學。
升學當旗號,誘導上“戰車”
“國學館的孩子從小背誦四書五經,可享受名牌大學自主招生降60分的優惠,這是多么大的優勢!”“秒算無敵,1分鐘算百題”……
網上網下,打著升學旗號對家長進行利益誘導式的洗腦十分常見。
半月談記者在課外培訓機構較為集中的廣州市水蔭路看到,一家名為“腦力開發中心”的培訓機構門前,10多位家長坐在椅子上等著孩子下課。
隨著《最強大腦》等綜藝節目的火爆,人們開始追捧心算神童,腦力開發也成了熱門。
對于培訓效果,家長們眾說紛紜,觀點不一。大部分家長認為,幾百個孩子在這里上課,可能只有十幾、二十個孩子能達到機構所宣傳的教學效果,其他人都是“陪跑”。
“我家孩子在這里學習快一年了,但似乎對他的成績沒有明顯幫助。”一位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家長說,孩子一開始興趣很大,但半年后就開始有些抵觸。今天來之前還說不想上課了。可交了那么多錢,硬著頭皮也要來啊。
這位家長告訴半月談記者,體驗課上,老師教的算術技巧使孩子計算速度明顯提高,讓孩子覺得自己和《最強大腦》節目里那些心算神童一樣厲害,但這其實是假象,不可持續。“現在我和孩子都有些后悔,剩下的課上完我們肯定不會續費了。”
在一家名為“朗碩教育”的培訓機構,教研組老師給半月談記者提供了一套總價高達16800元的“一對一輔導”方案。該老師稱,輔導老師是從周邊名校聘請的小學老師。
但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恰恰是教育部前不久發文明令禁止的行為。
該老師說,盡管教育部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但部分學校的小升初“秘考”仍然存在。
為了規避教育部門監管,該培訓機構每年與不同的學校合作,組織學生參加“秘考”。
不上培訓班,家長很難獲知“秘考”信息。
此外,還有一些以朗讀、演講等為主題的五花八門的課外培訓,大多打著培養“小領袖”“小精英”的宣傳牌吸引家長。許多家長一邊抱怨負擔沉重,孩子獲益不多,一邊又在矛盾焦慮,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別讓功利教育觀害了孩子
教育專家認為,社會上各種忽悠性質的培訓熱,迎合了家長的功利需求,而培訓機構的焦慮營銷,又進一步刺激家長的功利教育觀,違背了教育從興趣出發、尊重人的成長規律等基本原則。
針對目前培訓市場上存在的無證辦學、夸大宣傳等混亂現象,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建議,將所有培訓機構都納入教育部門監管,由專家委員會審核培訓機構教學內容,實施風險保證金制度,避免機構收取學費后卷款而逃,減少有照無證、無照無證的教育機構游離在監管之外。
當前的校外培訓機構主要分為三類:
一是證照齊全,既有工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也有教育部門頒發的許可證;
二是有照無證,只有營業執照,沒有獲得辦學許可;
三是無照無證。據不完全統計,僅上海無證無照的培訓機構就占到25%,全國范圍內這個比例可能更大。
此外,專家呼吁,消除功利教育觀,必須推進教育評價制度改革。“純粹的教育與純潔的課堂學習失色、失效、失位,顯然是違背教學基本規律、教育發展規律的。”廣東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原主任曾錦華說,家長切勿因為一時焦慮,就盲目聽信、追逐各種培訓機構的忽悠。
熊丙奇認為,應完善社會多元評價體系,讓學生不擠在一個跑道比拼教育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和興趣發展進行個性化規劃。
“高分學生能夠根據興趣選擇職業院校,并得到社會認可,成功學雞湯自然也就沒有多大市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