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用工 招聘的比求職的多
企業底薪上漲4成急攬人才 求職者偏重“包住宿”
每年春季,北京進入用工高峰。近日北京晨報記者走訪了多場招聘會及多家勞務市場,發現節后勞務市場人氣爆棚,不過相比之下企業更加心急:前來招聘的人比求職者還要多。崗位需求變化明顯,純體力勞動崗位減少,互聯網/電子商務成為用工需求最大的熱門行業。另外,一些周邊市區的企業進京攬人才,無一例外都能“包吃住”。
現場 展會火爆 招聘的人比求職者多
今年,趙公口人才市場轉移到了大興區舊宮東路,改成了舊宮人才市場。“要找工作嗎?”日前北京晨報記者來到舊宮人才市場樓下,便有一群招聘人員蜂擁過來給記者遞來崗位介紹,這些人都是沒有購買展位前來“蹭會”的,只要是途經此處的行人都是他們的目標。
展廳內也人氣爆棚,前臺工作人員忙著接電話,等待填表、咨詢的應聘者排起了長隊。不過展會內負責招聘的企業工作人員更多,只要是有求職者從展位前經過,便有招聘人員跟上前并遞上招聘簡章或一張小紙條,上面寫有各企業地址、乘車路線等信息。記者一圈轉下來,手里就被塞了一沓材料。因用工需求量大,還有一些招聘信息張貼在大廳布告欄里,供求職者電話溝通。
記者在北京農展人才招聘會上看到相同的景象,現場近200個展位前幾乎都有求職者在咨詢,招聘人員同樣很積極,擠在人群里“搶人”。這里提供的崗位較豐富,包含教育科技公司、傳媒電商、保險公司、銀行等等。雖然雍和宮人才市場門前聚集了不少人,但此處立起的通知欄稱因業務調整,市場一直處于暫停狀態。
銷售底薪上漲4成 一周后上崗
舊宮人才市場相關負責人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來這里招聘的企業以餐飲酒店、房地產公司居多,崗位多數為銷售、服務行業。由于節后正是用人的時間,這里的招聘從正月初七就開始了,“每場安排40多個展位,每天都有上百人前來。”
據介紹,相比去年,今年服務行業的崗位底薪有所提高,普遍在3000元以上。“今年的工資比去年漲了1000多元,還包吃住,也難招到人。”
一家企業招聘人員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去年顧問、銷售的底薪只有3000元,今年漲到5000元了。我們是帶薪培訓,一周后就能上崗!”見記者準備離去,這位企業招聘人員追上來繼續“游說”:“各企業都開工了,現在剛好急需要人,入職后升職空間很大!”
追著求職者跑的招聘人員不在少數,其中一名招聘人員向記者大倒苦水:“相比我們在石家莊的招聘會,這邊人流量少。老板給我們派了任務,可現在一天能去面試的都沒幾人。”
記者看到,為留住求職者,舊宮人才市場的不少企業將福利標注在招聘簡章顯著位置,“全勤獎”“每雙月福利購物券”“年度獎勵:公司安排7至15天出國學習獎勵”。其中,一家企業還給出“中介費”:每給店內介紹一位員工,獎勵200元;介紹一位前廳、后勤主管,獎勵500元。當然介紹來的員工有三個月或半年不等的工作時間要求。
企業進京攬才 “包吃住”是標配
記者走訪發現,雖然企業用人需求旺盛,但求職者們卻不急著簽約,都希望能多看看。不少周邊的企業進京攬人才,“包吃住”成為標配。還有一些企業表示,每月扣除300元可提供住宿。
而求職者在看簡歷時也偏重“包住宿”。“現在即便只租樓房一個單間,租金也要上千元,生活成本太高。”應聘者陳先生是一名電工,根據以往的工作經歷,他希望單位有宿舍,另外工作時間也有要求。“上一個單位說好每天不超10小時,實際上卻是每天12小時,平時休息日也很少。”
記者走訪幾大人才招聘會看到,隨著低端產業疏解后,純體力勞動崗位也在減少。原在北京一處商品交易市場打工的李師傅,在會場里兜兜轉轉一大圈,也沒找到合適的崗位。“以前在商品市場打工時,就住在幾百元的群租公寓里,每個月能匯四五千回家。現在工作也不好找了,便宜的住處也難找,實在不成我還是回老家做小生意了。”李師傅說道。
數據 互聯網+成用工需求最大行業
相反,招聘會上網上零售、互聯網金融等崗位非常多,另外還有一些新興崗位,成為求職者的熱門選擇,比如新媒體編輯、內容審核、課程顧問等。
這一點從招聘網站發布的報告也能看出。O2O招聘平臺香草招聘發布的《2018年春節用工報告》顯示,近年來,北京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新經濟快速成長,互聯網與實體經濟加快融合發展,平臺經濟、分享經濟廣泛滲透,網上零售、互聯網金融等“互聯網+”相關領域、行業增勢較好,直接帶動了行業人才需求的旺盛。在今年春節后用工高峰期,互聯網/電子商務在本市用工需求量最大,緊隨其后的是金融/證券/投資和教育/培訓行業。
前程無憂發布的統計顯示,春節后,北上廣深四個城市的空缺崗位達到193萬個,占招聘總量的34.6%,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28.6%。在60個大行業中,互聯網/電子商務行業的招聘量達到59.4萬個,比2017年同期增長10.1%,位列第一。培訓/教育行業的招聘量為35.7萬個,增長31.6%,計算機軟件行業有空缺崗位35.0萬個,增長14.3%,分列第二和第三。2017年同期招聘量第二大的金融/證券/投資行業下降了8.9%。
各大行業中銷售類崗位的招聘量最大。由于員工流動加劇,春節前后銷售空缺急劇上升,目前前程無憂每7個招聘崗位中一個為銷售或者銷售管理類工作,這使得銷售成為求職成功率最高的工作。
此外,巨大的用人需求背后是對員工技能要求的重大轉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和逐步應用,使得工作內容和工作對象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招聘崗位的知識化程度提高,80%的崗位需要大專及以上學歷,本科和碩士學歷的需求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近6個百分點。
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來臨,第三產業用工需求增多。根據58同城招聘的返城就業數據顯示,春節后一周新增簡歷Top10行業中,物流/倉儲、銷售、超市/百貨/零售、司機/交通服務、餐飲、家政保潔/保安等服務行業新增簡歷增幅分別達到110.39%、106.96%、103.24%、96.27%、91.38%和79.93%。
定向培訓措施 非常到位
在疏解非首都功能大背景之下,各區人力社保部門在解決勞動力就業方面出臺了更具針對性的措施。比如朝陽區推廣“互聯網+就業”新模式,拓寬靈活就業新渠道,目前2000余名朝陽戶籍勞動力利用“微工網”實現了多種形式的靈活就業。大興區成立機場建設地區技能實訓分基地、機場建設地區職介分中心,實施機場特殊就業政策,招用榆垡、禮賢兩鎮戶籍勞動力的用人單位,享受補貼額度最高可達到17000元。石景山區重點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培訓工作;通州區借助未來各大項目進駐通州的有利時機,針對更多的崗位資源,做好相關培訓準備,形成“空崗信息有人選、待崗人員有技術”的預先培訓機制,提前做好因企業退出而待就業職工的技能培訓工作。
比如對于掌握技能快、對工作崗位適應性較強的年輕人,推薦其進行維修電工、智能樓宇等實用性強、就業面廣的項目培訓。針對年齡較大的待安置人員,引導其參加主食制作、家政服務、養老護理等方面的培訓,使其擁有一技之長,有效促進他們的轉崗就業。
通州人力社保局相關負責人向北京晨報記者介紹,隨著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項目落地,項目周邊梨園、張家灣、臺湖三地部分群眾拆遷上樓,如何能讓這部分群眾能夠有穩定的家庭收入?根據項目特點,通州區人力社保局圍繞家庭式旅館、地區特色手工藝品及特色商品銷售等旅游服務項目,制定了創業培訓實施細則,確定了有針對性的創業培養方向,幫助他們開展正規化、系統化、可持續發展的創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