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借高考之名的護身符價格不菲
2017年高考已經進入倒計時,在考生和家長緊張備戰的同時,不少商家也瞄準了高考商機:普通的筆、蠟燭、內衣和鞋子……只要與“高考”攀上關系,都成了近期的熱賣商品,不僅價格比同類商品更高,而且銷量不用愁。更有甚者,連算命看風水、開光做法事等迷信“服務”也掛靠上了高考,甚至可以提供“線上服務”,頗受一部分考生家長的追捧。
網上風水師為考生在線咨詢
收費千元 為考生“做法事”看“風水”
在某高考網上論壇,一個自稱“神通工作室”的ID多次發布“高考卜卦,祈福,看風水”的帖子,其中強調“可以上門服務,不靈退錢”。北京青年報記者與之取得了聯系,以考生家長的身份邀請其上門為家里考生進行“高考祈福”。該ID一口答應,表示該項服務要先交費1000元,“微信和支付寶付款都可以”。但在北青報記者對祈福“老師”的資質、過程及效果詳細詢問后,對方即以“最近很忙、你不信就不靈”為理由拒絕繼續聯系。但這位“老師”透露,最近他剛在北京為3位高考考生做過法事,“都是很有緣的考生家長來請的。”
在淘寶網上搜索“高考、風水”等關鍵詞,能搜出幾百條與之相關的商品或“服務”。北青報記者與其中一家標記在北京的店鋪取得了聯系。經詢問得知,其最擅長的是“上門為考生家庭看風水,助考生考得更好成績”,這項服務是500元一次(限五環內,五環外加錢)。北青報記者以“家庭成員反對”為理由,在付款500元后,向其發送了幾張室內家居照片,請其“在線給予指點”。在簡單詢問了幾個問題后,“老師”給出了兩點建議:考生書桌上擺放轉運竹;考生周身穿戴以白色為主,忌紅、黃色,服務即告結束。
同類型的高考“服務”還有很多:一些商家販賣高考“祈福靈符”,只要考生提供姓名、性別、出生日期等信息,店主將為其定制“開光靈符”一枚,助其“實現心愿”。這些所謂“靈符”的售價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一些商家為了吸引顧客,甚至標明可以“提供做法視頻”、“直播開光過程”。普通的酥油蠟燭外包裝上的印字通常是“佛光普照”,而一些商家改成“金榜題名”,售價就翻了一倍。從這些商品的買家評論里可以看出,購買者都是考生家長或長輩親屬。
普通抹胸變高考內衣 號稱能為考生減壓
近年來,河南、吉林等省實施高考“無聲入場”規定,即為防止作弊,所有考生入考場檢查時,金屬探測器不能發出報警聲響,因此要求考生穿著無金屬裝飾的衣服、鞋子,女生需穿無金屬掛鉤和鋼圈的內衣。本來普通的內衣、服飾也能滿足這一要求,但北青報記者發現,“高考專用內衣”、“高考鞋”眼下正在網上熱銷,有的店家甚至月銷量過千。
在淘寶網上搜索“高考內衣”、“高考專用內衣”,能搜出幾千種女士內衣產品,大多標有“高考專用內衣無磁過安檢”、“無金屬高考過安檢專用內衣”等字樣。這些產品售價大多集中在數十元到上百元不等,比普通的同類型商品要貴20%到50%,但從網頁顯示的數據來看銷量相當不錯。
北青報記者以買家身份咨詢了幾家賣“高考內衣”的網店,客服都表示,高考專用內衣“無磁,無金屬,方便過安檢且穿著舒適,有助于考生減壓”。“高考內衣”究竟有何神奇之處?一位淘寶店主向北青報記者坦言,其實它們跟普通抹胸、運動內衣沒什么區別,“但主要是打上‘高考’的名頭,即使加價,也賣得好。”一位考生家長則表示,身邊有家長推薦這種“高考內衣”,自己就跟風購買了,聽說有的班級還全班集體采購。雖然北京沒有“無聲入場”的規定,但不少北京考生及家長也買了。
祈福標語別上“高考文具” 賣斷貨
除了穿戴的衣服、鞋子,“高考專用文具”也是熱銷商品,淘寶網上一些店鋪的月銷量竟達近萬件(套)。在一些文具網店,北青報記者看到,某品牌“祈福考試文具套裝”月銷量近萬套。這個套裝含3支中性筆和筆芯、涂卡筆、尺、橡皮共7件文具,售價22.5元,其特點是上面印有“祈福”字樣,橡皮上還刻著“過”字。另一文具品牌的“高考專用筆”印有“連中三元”字樣,月銷量也達9000余件。“已經斷貨好幾次了。”該網店客服告訴北青報記者。
在北京市第20中學附近的一家小文具店,北青報記者看到了類似的“高考專用文具”。據店主說,買這種文具的其實多數是考生家長或親戚,“雖然跟普通文具沒什么不同,還貴一點兒,但大家都想討個好彩頭嘛。”
“高考保健品”打考前沖刺牌
除了穿的用的,一些打著“助力高考”旗號的“補腦保健品”也很受歡迎。比如,某網店里一款名為“挪威金槍魚補腦魚油”的保健品,售價249元/瓶,其產品介紹說,可以幫助考生“考前沖刺,提高記憶”。為了促銷,商家甚至打出“助力中高考,買四免一”的優惠,這款產品月銷量竟達到1300余件。而另一款名為“腦輕松膠囊”的產品,其介紹顯示“可以改善記憶”,售價149元/瓶,在淘寶某網店的月銷量也達到660件。“因為快高考了,這些保健品最近是賣得比平時快,很多考生家長來咨詢。”一保健品網店客服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保健品這個時間段確實賣得更快,經常脫銷。”
這些所謂“補腦保健品”真有奇效嗎?一位考生家長表示,買它們也主要是為了“求心安”。“孩子壓力大,我幫不上什么忙,看同事給孩子買了,我想著就不妨試一試——不能虧欠了孩子。”一位吃了父母給的保健品的考生則表示:“吃了沒什么感覺,他們讓我吃我就吃唄。”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國家食藥監總局近日發布關于學生保健品的消費提示,稱我國尚未批準任何“補腦”保健食品,更沒有短時間提高智力和學習成績的“靈丹妙藥”,家長和考生不可迷信所謂“補腦產品”,要理性消費。
本組文/本報記者 雷嘉 王曉蕓
觀點
支持孩子 家長先調整自己的心態
“高考經濟”的主要消費者是考生家長。首都師范大學心理素質教育與咨詢中心主任趙軍燕認為,他們為孩子購買的行為其實表達了他們面對高考的焦慮和壓力。家長內心有壓力,又擔心這樣影響到孩子,于是在孩子面前故作鎮定和輕松。然而,家長內心的這種不一致狀態會通過眼神、說話語氣、行為等方面表現出來,讓孩子感覺到來自家長的壓力。在每一個家庭中,家長的表現都在向孩子傳遞著自己對高考的認識。家長內心是否期待讓孩子實現我們的夢想?或從孩子的成績中滿足自己的成就感?或擔心孩子將來沒有能力過好自己的人生?家長的認識不同,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同。
趙軍燕提出,每個家長都想給孩子愛和支持,而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調整自己對高考的認識。高考不僅讓孩子們體驗到一段難忘的心路歷程,也讓我們在陪伴子女共同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人生感悟與改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體驗到孩子曾經的困惑、不安和焦慮,也看到孩子在困境中的勇于面對與堅持,更見證了孩子一直以來的成長與改變……當我們以欣賞、感恩的態度看待這些時,就會相信無論考試結果如何,孩子們都有力量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有能力過好自己的人生。
文/本報記者 雷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