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外學子:我愿做一粒種子
李悅(右三)組織中秋聚會
圖為馬素湘(左前)和同學在交流 羅德里攝
“中國菜里都要加味精”、“中國男女比例失調,男性找不到結婚對象”……這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問題并非博人一樂的段子,而是中國學生在海外求學期間被留學目的地民眾所問的真實問題。
中國留學生詫異于外國民眾對中國的知之甚少,也深感自己作為中國人“形象”的重要。 課堂上、生活中,遇到談“中國”的話題,海外學子總想告訴對方“我們的中國是這樣的……”。
在信息鋪天蓋地的今天,在想了解中國的外國民眾越來越多的今天,中國留學生群體作為連接中西的紐帶,僅僅介紹長城、功夫、熊貓等中國元素早已滿足不了外國民眾對中國的“了解欲”。如何用新的話語風格、層次更深的對話讓世界更了解中國,是他們中不少人思考并正在實踐的。
從“是什么”到“為什么”
張悅悅
去年年初,一個在倫敦小有名氣的致力于傳播中華文化的機構邀請我加入他們的理事會。和英國眾多與中國相關的社團不同,這個機構是由幾個對中國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英國人通過十幾年的合作建立的,而且至今他們的會員依然主要是倫敦及周邊的英國人。這個機構找到我是因為他們遇到了一個困惑:明明關心中國的人越來越多,但他們最近幾年舉辦活動反而人氣大不如以前,會員人數逐年減少,對年輕人也似乎無吸引力。該機構的幾個創立人已接近退休年齡,力不從心,后來他們聽幾個人推薦說我熱心公益事業,又做中國社會學研究,就登門邀我加盟,幫助他們重振旗鼓。
參加了機構的幾次活動,倒是引起了我的社會學興趣:他們的受眾面主要是對中國感興趣卻對中國了解很少的英國人,所以活動中參與者經常會提出一些常識性的問題。我忽然意識到:恰恰是這些天真而瑣碎的提問才是接地氣的文化傳播需要面對的吧!因此我加入了這個機構,并擔任起他們的活動總監。
我也很快發現了這個機構為何在“中國熱”持續的今天會面臨會員逐年減少的問題:他們對“傳播文化”的定義還僅僅限于中國古典和傳統文化的展示,比如租中國茶室邀大家一起看歷史紀錄片,周末集體參觀完中國美術特展或聆聽了一位華裔上的二胡賞析課后,再去中餐館要一份糖醋里脊或者檸檬雞……好像單純這樣把英國人“曝光”于中華元素之中,就算“體驗”中國文化了,中華文明就得以“傳播”了。這種單純的“曝光式”文化交流一兩次感覺新奇,時間久了難免會覺得沒營養或“沒用”,因為單純展現“中國是什么”對促進文化理解和接納收效未必高,偶爾還會有說教之嫌。
文化并不僅僅是“知識點”,文化是一個群體傳承下來的生存邏輯和相應而生的生活審美,所以文化傳播不應該僅僅停留在“中國是什么”的闡述上,而應該立足于探討“中國為什么”。我提議開設名為“第一人稱”的公開講座,針對某個中國的熱點問題邀請在這方面有切身工作或生活經驗的人來談談那些看似陌生的習俗和風尚是不是有一些單純而樸素的社會邏輯。
現在我已經離開了那個文化機構,不過我的“傳播觀”依舊,而且我認為它不僅僅適用于中國,也不僅僅適用于機構團體的活動中。每年在我的社會學課程之初,我都會向學生點明一個道理:當我們在茶余飯后對一個陌生國度的新聞品頭論足的時候——不論這個國家是在哪里——我們常常會忽略在那個遙遠的社會里住著和我們一樣有各種訴求的理性個體。如果文化傳播能超越簡單的對“是什么”的陳列,而附加上對“為什么”的探索上,則那些異國的不可思議,可能會沉淀為根植于聽眾心中的一份感同身受。
(寄自英國)
為外國朋友“答疑解惑”
李 悅
央視的《朗讀者》是我每周都會看的節目。其中一期節目中,“漢字叔叔”理查德朗讀的《陋室銘》讓很多中國人感嘆,一位外國人對于中國文化了解的程度之深。理查德是美國人,為了研究漢字傾其所有,用10年的時間學習漢語,用20年的時間建立了一個漢字數據庫。可見,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在海外也同樣有著非同一般的感染力。
在我們學校也有這樣一位老師,當我跟他聊起中國時,他對于中國文化的熟知遠遠超出我的想象。“提到中國,我可以想到的有很多。我在大學畢業那年去了北京,游覽天安門、長城,感受到了非常令人驚嘆的歷史和建筑。”
但是在我所了解的范圍內,這種現象是個別的。更多外國老師和同學對于中國的了解停留在中餐的層面。也可能是因為洛杉磯的中餐太多,大家可以準確地說出去哪條路可以吃到最地道的中國食物,卻缺乏對于中國歷史文化等層面的更多了解。
其實,在國外的校園里,大家對于中國的了解大多來自于中國學生。無論是一起參與課堂討論、做作業,還是出去游玩,其實都是不同國家的文化相互交流的過程。結合我自己的經歷以及與一些老師交流,我也意識到中國學生或許可以做一些努力,從而為讓世界了解中國發揮作用。
首先,需要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所有的留學生都是帶著自身的文化因素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文化環境,再加上很容易就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文化溝通過程。但是我認為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對自身文化的了解、認同和自信。我很遺憾地看到,有一些小留學生,因為年紀很小就來到美國,缺少對于中華文化的知識積累,英語說得越來越好,卻漸漸遺忘了如何書寫漢字。如果自己讀不懂詩詞,又如何向外國的朋友解釋呢?
其次,文化的理解和傳播是一個雙向的過程,需要能夠融入所在地的本土文化,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但是目前中國學生在海外留給大家的印象多是“學習非常認真刻苦,但是大多很安靜,不喜歡表達”,尤其是在一些中國學生較多的學校或者專業分支,容易出現中國學生“抱團”的現象。不可否認的是,留學生融入一個全新的文化環境并非易事,但是中國留學生可能需要更多地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交流,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更多地尋求融入當地文化的機會,才可能更好地介紹中國。
同時,還需要注重傳播的細節和方法。去年中秋節,我和另外一個同學舉辦了一個小型聚會,我們在寢室準備飯菜,邀請大家一起來過節。大家都玩兒得很開心,我們也認識了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
“我聽說月亮上住著一位仙女,對嗎?”有同學問道。
于是我們向外國同學介紹了中秋節的傳說和習俗。
“中國有很多關于中秋、關于月亮的詩詞……”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交流著,但把中國的傳說、典故翻譯成英文再表達出來,真非易事。我們還向外國同學展示了提前抄寫好的關于中秋的古詩詞、教他們使用筷子等,所有人都樂在其中。其實,一些外國同學對于中國的習俗有所耳聞,但是他們通常又充滿疑問和好奇。我想,如果我們能夠做好“答疑解惑”的工作,增進相互之間的了解,何樂而不為呢?
(寄自美國)
在點滴之中講述中國故事
馬素湘
近幾年,留學熱潮愈演愈烈。求學海外的中國留學生毋庸置疑成為了外國民眾眼中中國形象的代言人。
眾所周知,要了解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最為直接的是同當地人交流。同樣的,在外國人眼中,了解中國的方式不僅僅是看電視或網站上的新聞,還可以通過中國留學生來觀察中國。
然而,在信息全球化趨勢下,在中國學生留學海外持續升溫背景下,國外民眾對中國的認識卻依然停留在淺層次。對我們這些身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來說,常常能夠感覺到身邊的外國朋友對中國存在的誤解。比如在課堂討論中,談論到涉及中國的話題,就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我常常也會思考,為什么外國朋友對中國存在誤解,甚至是一些偏見呢?當然,這其中的原因很多,有信息的不對稱、文化差異導致的誤解等。
在我攻讀了近1年半的國際傳媒專業碩士之后,我明白,這些誤解在于出發點不同或是立場的差異。在理清思路后,再同外國友人交流時,便可以使自己的立場站得住腳,更加清楚明白地指出雙方分歧所在,以理性的眼光看待差異,向他們傳達出一個真實的中國。
一個國家的發展現狀與其歷史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要想讓外國友人真正認識了解中國,首先需要讓他們對中華文化有基本的認識。可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豈是三言兩語能夠解釋清楚的?羅馬非一日建成,中華文化的傳播既需要更多的耐心,更需要滲透進生活中的熏陶。
可喜的是,孔子學院在世界各地的設立、國外高校中多樣的中國學生社團的成立以及大街小巷中華美食的亮相等都在向世界傳遞著中華文化的訊息。例如,我所就讀的墨爾本大學就有漢服社、棋社、書法社等不下10個旨在將中華文化介紹到校園中的社團。學生們組織的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為在國外校園傳播中華文化添彩助力。
在海外,也不乏喜愛中華文化的外國友人,他們對中國這個東方大國抱有好奇心,會主動學習漢語,了解中華文化。中華美食也俘獲了一大批外國人的心。我的一位外國朋友特別喜歡吃四川菜,可謂無辣不歡。
對身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來說,傳播中華文化可以在生活學習的點滴之中,也可以在閑暇時隨意的交談中。新一代的中國青年更應在時代潮流中構建自己的家國情懷,無論身在何方,不忘中華兒女的身份,向世界傳遞出中國的社會風貌和文化風情。
(寄自澳大利亞)
我們的可為與不可為
熊楚鈺
記得高中畢業典禮的時候,校長在致辭的結尾特意強調道:諸位同學將來都是要到國外深造的。你們要牢記在心,自己作為一個中國人,在國外的一舉一動都代表中國的形象。言下之意就是出門在外,大家要意識到自己言行舉止可能產生的影響。因為在你走出國門的那一刻,你”自己”就不完全屬于你本人了,而變成了一種國家形象的代表。
我剛到國外時還在認真遵循長輩臨行前的各種諄諄教誨,走路認準紅綠燈、不橫穿馬路,遇到不友好的人保持微笑、自我檢討。可隨著我在美國待的時間越來越長,我也逐漸吸收了紐約的生活氣息,為了自己的權益不忍氣吞聲。
漸漸地,我也習慣了既不將自己與“中國”割裂開來,也不刻意強調自己的身份。
上課發言和寫作業是我平時在英文的語境下提到“中國”最多的情況,因為我慢慢發現,老師們往往會欣賞學生介紹一些不為他們所知的文化。因此,我時不時會提起一些與中國社會相關的現象,介紹中國不那么為人所知卻有趣的一面。比如,一些新興產業如何便利了人們的生活,一些年輕人引領的新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已經熟悉了“微信”這個詞,然而當他們聽說微信功能的多樣化和實用性,以及借由微信發展出的各種文化——朋友圈微商、公眾號、搶紅包等,一個個都一臉驚奇。
在這學期的一節課上,在我演講完自己期中論文的研究方向——“朋友圈代購對于微信平臺的使用”之后的5分鐘提問環節,因為下面的美國同學不停地向我拋出問題而超時,老師不得不站出來叫停提問,控制時間。上學期的另一節課上,我對比必勝客在中美兩國的形象,并論證必勝客在全球市場上的營銷策略,也引起了同學老師很大的好奇心。一名美國同學課后突然找我搭話,告訴我他去過上海,然后開始饒有興趣地通過講述他去上海肯德基時的體驗,告訴我他從我的演講中受到了新的啟發。
“文化傳播”是一樁非常嚴肅的責任。由于我時常認為自己對于自己的國家知之甚少,所以從來不曾把自己向別人介紹中國認為是一種“文化傳播”。每當我的外國朋友告訴我他們在學中文或者試圖跟我秀幾句中文時,我也總是忍不住擔心自己對于中國語言與文化的理解不透徹,誤導了別人。所以,盡管我總是在朋友跟我提到“中國”的任何話題時表現出很大的興趣,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有一切疑問都可以跟我討論;盡管我盡己所能地幫助我的同學看中文作業,但我并不敢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可以有很大的影響力。畢竟在校園環境中,打交道的對象都是象牙塔中的師生員工。更大的改變或許需要更有影響力的機制推動。
我曾經很憤憤不平,學校內華人學生會的活動或多或少都顯示出對中華文化本身了解不深。最常見的形式永遠都是外賣蛋撻、餃子,然后歡迎大家來一邊吃一邊交流。后來我通過與華裔同學的交流,更多地感覺到了他們中許多人,其實是想要了解中華文化卻有心無力。
我也在慢慢轉變自己對于“文化”的理解:只要是用包容的態度在吸收中華文化,一點一滴的努力我都應該欣賞。至于如何讓別人更加了解“我”的文化,我希望這同樣應該是一個 “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抱著一顆學習的心,從小事做起,不拘泥于形式,既不高估自己,也不為自己設限。
(寄自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