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5日發布了《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強調各地要確保落實科學課程規定課時,規定從2017年秋季起,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調整為一年級;在教育部組織修訂《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前,小學一、二年級要按照每周不少于1課時安排課程,三至六年級的課時數保持不變。
教育部指出,自2001年啟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經過十余年實踐探索,小學科學課程對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課程適宜性、可操作性、時代性和整體性有待增強等問題。為進一步加強小學科學教育,教育部組織專家對小學科學課程標準進行了修訂完善,于2017年秋季開始執行。
教育部要求,各地要全面做好課程標準的宣傳和培訓工作,將其納入校長、教師培訓計劃,組織專題培訓,強化全員培訓。要結合地方教育實際特別是師資隊伍情況等,整體設計培訓課程,豐富培訓方式方法,注重理論培訓與實踐研修相結合,幫助校長、教師深入理解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提升教育水平。
在課程實施的組織領導上,各地要引導教師落實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要求,依據課程標準組織教學。要重視實驗教學,努力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引導學生做好每一個實驗。教師則要加強實踐探究過程的指導,注重引導學生動手與動腦相結合,增強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原題為:《小學科學課程調整為一年級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