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信同學幫借“校園貸” 40多大學生背百萬債務
2017-01-09 09:19:00 來源:揚子晚報
學生家長收到的催款通知。
“校園貸”是專門針對學生的一種貸款,不少這種貸款宣稱“利率低”、“放款快”,吸引了很多高校學生。然而,最近南京某知名高校民辦二級學院的多名學生卻向揚子晚報記者反映,說他們成了這種“校園貸”的受害者。共有40多名大學生上當受騙,涉及100多萬元!
家長收到神秘催款通知
王先生是該校金融與經濟學院的一名學生家長。去年12月16號,他的手機突然收到了一條催款短信,稱他的孩子惡意拖欠“名校貸”平臺的借款,需要家長幫助處理,否則孩子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兒子為什么會向該平臺貸款呢?深感震驚的王先生立即找兒子了解情況。
王同學說,大概在11月前后有個姓馮的同學找包括他在內的很多同學“幫忙”。“他希望我們幫他去借一些錢。借了錢之后,還是由他(馮)來還。我們也沒多做考慮,就幫他去借了。”
原來,馮同學通過與同學之間簽訂“代辦協議”的方式,利用同學的身份信息到各大“校園貸”平臺辦理貸款。僅用王同學的身份信息就在三個平臺,共借了36000元。等到平臺放款之后,同學們就將所貸款項通過支付寶轉賬給這名馮同學。可出人意料的是,這名馮同學并沒有履行承諾,在償還了一小部分貸款之后,就消失了。
在其中一名學生和馮同學簽訂的“代辦協議”上,記者看到上面寫著:這名學生同意以自己的身份信息幫助馮同學代辦“某某鎊客”貸款,額度為兩萬元。而馮同學則在協議中承諾,支付對方300到500元的酬勞。并且在代辦結束后、收到款項一個月內幫助貸款人清賬,否則將由這名馮同學承擔損失,并做出賠償。
如今,馮同學失蹤,網絡貸款無法按期償還,大家心急如焚。學生家長仲先生告訴記者:實際上孩子們都是受蒙騙了,馮某就是利用同學的身份借款,但實際上借來的錢這些同學和家長一分錢也沒看到;家長吳女士則表示,自己家孩子已經逾期兩個多月沒還錢了。平臺上的利息本來是每個月700元的,現在已經“滾”到1000多元了。
據家長們統計:通過這種方式幫馮同學借錢的學生大概有四十幾個,平均每個人涉及的金額都在3萬到4萬之間,總金額已經高達一百多萬。這對于還沒有參加工作沒有固定收入來源的在校大學生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百萬貸款流向成謎,維權難了
這些吃了啞巴虧的同學該如何維權呢?在大家和馮同學簽訂的多份代辦協議上,家長們發現了一件怪事。協議上不僅有馮同學的簽名,還有一家名為“南京某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印章。那么,該公司和馮同學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呢?
按照這家公司的工商注冊信息,記者找到了這個辦公地點。這是一家位于南京市六合區的職業學院,在代辦協議里出現的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就注冊在該校的3號樓3307室。然而記者實地探訪時卻發現,3307室卻是該校教師的辦公室。學校里的老師也告訴記者,學校里從來都沒有過這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隨后,記者從六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取了相關檔案資料,發現該校下屬的科技創業園曾以300元每月的價格將3307室租給了這家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但事實上這家公司從未在這里辦公。工商部門表示,其行為可能涉嫌虛假申報。
據了解,在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馮同學都失聯的這段時間里,一家叫做“名校貸”的借款平臺多次向學生家長發送催款信息。記者通過網絡搜索發現,“名校貸”正是多份“代辦協議”中提到的“某某鎊客”旗下的借貸平臺。該平臺總部位于上海。
記者電話聯系該公司總部,客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沒有任何代理和分公司。如果有同學需要貸款的話,直接下載APP,或者是直接登陸官網申請借款就可以了,不會通過其他代理或分公司開展相關貸款業務。該平臺與那家南京科技公司以及馮姓同學沒有任何關系。
編輯:朱敬一
關鍵詞:支付寶;校園論壇;民辦二級學院;高校二級學院;閆海峰
周女士的兒子堯堯今年8歲,上小學二年級。周女士認為,作為家長,她確實有一定責任,沒有看管到位,但游戲廠家也應承擔相應責任,畢竟,這些游戲的受眾都是以未成年人居多。
2017-01-09 07:23:00
近日,支付寶發布了2016年全民賬單,在這份賬單中新疆人人均支付金額為54208元,在全國排名23位,從這份賬單中可以看出,隨著移動支付的發展,人們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在發生著變化。
2017-01-07 22:57:00
1月4日,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發布了2016年度賬單,考慮到這一年度賬單來自于對支付寶4.5億海量用戶行為的計算和分析,一度被視為網絡經濟的“晴雨表”。來自支付寶年度賬單的數據顯示,目前移動支付筆數占整體比例高達71%,上年這一數據是65%。
2017-01-07 11:25: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