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到天安門廣場走走,尤其是晚上。廣場上千萬盞燈靜靜地照耀著周圍的宏偉建筑,令人心頭光明而又溫暖。

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后傳來一聲贊嘆:“多好啊!”我心頭微微一震,是什么時候聽到過這句話來著?噢,對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憶。

1947年的初秋,當時我是戰地記者。挺進豫皖蘇平原的我軍部隊,把國民黨軍五十七師緊緊地包圍在一個叫沙土集的村子里。 激烈的圍殲戰就要開始了。天黑的時候,我摸進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溝里找到了突擊連,來到了郝副營長的身邊。

郝副營長是一位著名的戰斗英雄,雖然只有二十二歲,已經打過不少仗了。今晚就由他帶領突擊連去攻破守敵的圍墻,為全軍打通殲滅敵軍的道路。大約一切準備工作都完成了,這會兒,他正倚著交通溝的胸墻坐著,一手拿著火柴盒, 夾著自制的煙卷,一手輕輕地劃著火柴。他并沒有點煙,卻借著微弱的亮光看擺在雙膝上的一本破舊的書。書上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盞吊著的電燈,一個孩子正在燈下聚精會神地讀書。他注視著那幅圖,默默地沉思著。

“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突然,他湊到我的耳朵邊輕輕地問:“記者,你見過電燈嗎?”

我不由得一愣,搖了搖頭,說:“沒見過。”我說的是真話。我從小生活在農村,真的沒見過電燈。

“聽說一按電鈕,那玩意兒就亮了,很亮很亮。”他又劃著一根火柴,點燃了煙,又望了一眼圖畫,深情地說:“趕明兒勝利了,咱們也能用上電燈,讓孩子們都在那樣亮的燈光底下學習,該多好啊!”他把頭靠在胸墻上,望著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對未來的憧憬里。

半個小時以后,我剛回到團指揮所,戰斗就打響了。三發綠色的信號彈升上天空,接著就是震天動地的炸藥包爆炸聲。守敵的圍墻被炸開一個缺口,突擊連馬上沖了進去。沒想到后續部隊遭到敵人炮火的猛烈阻擊,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擊連失去了聯系。

整個團指揮所的人都焦急地鉆出了地堡,望著黑魆魆的圍墻。突然,黑暗里出現一星火光,一閃,又一閃。這火光雖然微弱,對于尋找突破口的部隊來說已經足夠亮了,戰士們靠著這微弱的火光沖進了圍墻。圍墻里響起了一片喊殺聲。

后來才知道,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是郝副營長劃著了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為后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

這一仗,我們消滅了敵人的一個整編師。戰斗結束后,我們把郝副營長埋在茂密的沙柳叢里。這位年輕的戰友為了讓孩子們能夠在電燈底下學習,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自己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電燈。

事情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在天安門前璀璨的華燈下面,我又想起這位親愛的戰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