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婺源9月29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江淦泉)眼下,正是曬秋好時節。天剛蒙亮,在婺源篁嶺景區,吳向陽和“曬秋大媽”們正張羅著怎么擺放新一天的曬圖。裊裊炊煙升起,住在篁嶺“曬秋美宿”的游客推開窗欞,架起“長槍短炮”,定格下曬秋勞作的鄉村晨景。

  2009年,吳向陽成立婺源縣鄉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開發當時已經瀕臨“空心化”的篁嶺村。2013年,篁嶺村以嶄新面貌“面世”,開始試營業。如今,篁嶺景區已經成為國家4A級景區,年接待游客逾140萬人次。

婺源曬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短短10年,篁嶺經歷了從‘笑話’到‘傳奇’的神話飛躍,經歷了從‘愁客’到‘限客’的幸福煩惱,篁嶺的進階與拔節,很大程度得益于婺源進入了高鐵時代。”吳向陽表示,高鐵的“帶客”能力出乎意料,距離縣城50公里也擋不住高鐵的輻射。2019年春季賞花期,篁嶺景區最高日接待游客量達2.6萬人次,成為江西省首個發布“限客令”的鄉村游景區。

  一張車票、一個背包,搭上高鐵就來了婺源。2015年,合福高鐵全線貫通;2017年,九景衢鐵路建成通車:這兩條鐵路在婺源“十字”交匯,南北東西的游客來婺源旅游就像“遛彎兒”,把過去路上花的時間都省下來游玩了。

  篁嶺景區不是個例,婺源的旅游同樣搭乘了高鐵的“東風”。該縣1個國家5A級景區、14個4A級景區,接待游客隨著高鐵的途經“水漲船高”,2019年接待游客2463萬人次,游客接待量連續13年位于江西省縣級第一。

婺源曬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高鐵靠站,游客涌來。怎么避免游客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關鍵還是得讓游客住下來。”在吳向陽看來,高鐵時代既是機遇,也有挑戰,最重要一點就是要轉型,主動適應“快旅慢游”新模式。

  為此,篁嶺開始開發夜經濟,一方面將古村中的老房子改造成住房,另一方面將異地搬遷的古建打造成民宿,“曬秋美宿”品牌效應不脛而走,篁嶺實現了一次游客數量的提檔。

  與此同時,民宿也在婺源悄然興起。2015年,全國優秀景觀設計師馬志剛來到“中國儒商第一村”思口鎮思溪村,投資1000余萬元打造“花田溪”民宿,短短3年時間,“花田溪”成為婺源最具人氣的民宿之一。同年,英國人愛德華和南昌女友廖敏欣來婺源旅游,在延村被當地的古民居吸引,投資700余萬元打造出“天凈沙”民宿,“洋民宿”從此一炮而紅;今年,愛德華又在當地打造一座“歐式”風格民宿,將再次掀起一股“民宿熱”。

婺源曬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如今,婺源已經擁有民宿700余家,其中精品民宿100余家,在思口鎮、江灣鎮等地形成了以西沖院、將軍府、云水謠、曉起攬月等為代表的高端古宅民宿產業集群效應。僅2019年,民宿產業就為該縣旅游綜合收入貢獻超20億元,民宿產業也成為婺源對接高鐵時代“快旅慢游”的重要法寶。

  “高鐵途經只是‘地利’,乘客下車才是‘人和’。只有產品層出不窮,才能吸引游客源源不斷。”吳向陽表示,篁嶺從來沒有停止景區升級的步伐,近年來推出的水街、冰雪館等旅游產品,又成了游篁嶺新的“打開方式”。

  對于婺源而言,高鐵也在“倒逼”當地旅游“思變”,推動傳統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轉型升級。2016年以來,夢里老家演藝小鎮、水墨上河、馬家樹蛙部落等一批休閑度假景區景點開門迎客;去年,該縣還通過股權回購的方式,收回旅游股份公司旗下景區,并重新改造升級。如今,婺源已經打造出“春探人間花海、夏享冰涼世界、秋尋夢里老家、冬游甜蜜樂園”的四季旅游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