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贛州12月14日消息(記者 范存寶)村道兩旁的樹木綠意盎然、一棟棟農家小院有序排列、一條條硬化小道錯落有致、一個個蔬菜園都圍起了木籬笆......走進江西省贛州市蓉江新區潭口鎮,映入眼簾的是這樣一幅景象。示范鎮建設以來,整個鄉鎮面貌得到了很大提升。

  蓉江新區通過對人居環境整治來推進圩鎮建設,實行網格劃分,落實責任,對基礎設施提升改造,清理整治環境問題,形成常態化的長效管理模式。優化圩鎮環境,建設美麗文明圩鎮,增強居民幸福感和滿意度。

  “示范鎮建設,要把人居環境整治放在重要位置”潭口鎮黨委書記鐘明光說。人居環境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村民的幸福生活指數。一村一風景,一片一風光。各個村道路整潔通暢,屋舍儼然,空氣清新,環境優美,人們聚在一起歡聲笑語,小孩子嬉戲打鬧,仿佛一幅俏麗和諧的田園景致畫。

  “住在這樣的環境里,日子越過越舒心,我的生意也好了不少。”江壩村村民邱小建開了一家農家樂,村里變美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慕名而來,讓他的生意十分火爆。“如今村里一年一變樣,道路兩旁都裝了路燈,每到晚上,村民都會出來散步或到祠堂前的廣場上跳舞。”邱小建高興地說,相比以前,村民有了十足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掃除臟亂差,江壩村舒展了美麗鄉村的“眉頭”,隨處可見干凈整潔,宜人宜居的畫卷。江壩村是人口大村,各項工作開展得比較早,在這里,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果得到了集中展現。“江壩村有16個村民小組,垃圾清運由中聯公司負責,垃圾集中堆放,定時清運走。此外,村里還有6名村保潔員,每天隨時清掃路面。”潭口鎮新村辦主任肖海亮說,村里的環境好了,村民是最大的受益者。現在村民的衛生觀念有了很大提升,不用村干部動員,一看到哪里有垃圾,大伙都會自發清理干凈。

  潭口鎮緊緊圍繞農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工作任務,認真排查摸底,制定整治標準,明確整治重點,實行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捆綁式”制度。通過定村莊、定路段、定標準、定時限,將責任層層細化分解,全力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推進示范鎮建設。迄今為止潭口鎮共組織7500余人次在各村進行環境整治工作,對影響道路通行、居民出行和鄉鎮面貌的各類亂搭亂建、殘垣斷壁和亂堆亂放問題進行拆除清理,共計調請挖機、農用車約480臺次,清理各類垃圾約1500噸。結合當地實際,打造特色菜園木籬笆,塑造鄉村特色風貌,改善宜居生活品質。規范畜禽養殖,由“家禽散養”轉變為“家禽圈養”,鄉村面貌得到很大提升。

  環境整治行動效果立竿見影,維持長效還需制度發力。潭口鎮黨委書記鐘明光說:“我們按照鎮班子成員包村聯戶、鎮黨員干部包組聯戶、鎮村兩級干部包片聯戶、普通黨員結對聯戶的‘四級聯動’要求,投身環境整治,引導帶動村民一起干。”

  “通過召開戶主會,推選出理事會,積極宣傳動員,村干部、婦女小組長、村民小組長、駐村工作隊帶領村民一起行動,形成工作合力。同時,對做得好的家庭進行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樹立榜樣,引得大家爭相學習。”潭口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彭長平說。隨著工作的積極推進,村里越來越美,愛干凈講衛生的意識扎根在村民心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村莊形態與自然環境相得益彰成為最重的底色。

  走進潭口鎮坳上村,流水潺潺,草木蔥蘢,秀美庭院掩映在綠樹中,整潔干凈。坳上村是贛南鄉村建筑風貌特色保護與傳承試點鄉村,在推進示范鎮建設過程中,該村始終遵循保持原有風貌的自然理念,在不破壞現有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繪制具有鄉土特色的優美和諧、生態宜居家園。彰顯文化魅力,厚植人文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