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重慶11月16日消息(記者陳鵬)記者從重慶市高法院召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司法保護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重慶自貿試驗區內涉及投資貿易、跨境商務、股權期權、知識產權、金融借貸等案件大量涌現。新型、疑難案件數量持續增長。重慶法院建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在涉自貿試驗區案件中促進糾紛解決。
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高翔介紹,重慶法院受理的23892件涉自貿試驗區案件中,刑事案件1584件,審結1423件;民商事案件15923件,審結14435件;行政案件592件,審結567件;執行案件5793件,執結5618件。
據高翔分析,重慶自貿試驗區內涉及投資貿易、跨境商務、股權期權、知識產權、金融借貸等案件大量涌現。如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法院2018年1至9月共受理金融案件6690件,結案5120件,收結案與2017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14.49%、32.61%。
自貿試驗區的功能劃分和產業布局,直接決定其司法案件的專業性、國際性特點。涉自貿試驗區新型疑難案件數量持續增長。如,借款人起訴銀行錯誤登記征信信息等侵權案件、涉銀行私募基金“飛單”案、網絡金融借貸糾紛等。法律關系復雜,事實認定較為困難,給金融案件審理帶來了一定困難。 因此,重慶法院建立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在涉自貿試驗區案件中促進糾紛解決。
例如,江北區法院將中國重慶兩江國際仲裁中心作為該院特邀組織,聘請二至三名仲裁員作為該院特邀調解員,特邀調解員就該院受理的金融、證券、保險、房地產等類型的疑難案件提供法律咨詢意見。充分發揮仲裁快捷高效、一裁終局的優勢,在立案階段,江北區法院選擇適宜仲裁案件,主動引導當事人達成仲裁協議并移送市仲裁委員會,促使糾紛快速解決。
市高法院表示,將推動建立自貿試驗區專業審判機構。在國務院批復方案和最高人民法院相關意見中,將建立投資貿易金融等商事案件的專業化審理新機制,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作為自貿試驗區建設的重要法治保障。市高法院將積極推進建立自貿試驗區專業審判機構,以實現對類型化案件的專業化審理,平等保護不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推動構建服務開放發展的司法保障體系
編輯:
李竟成
關鍵詞:
重慶;自貿實驗區;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