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4日消息(記者呂紅橋)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德勤中國昨天(3日)舉行線上發布會,發布一季度新股發行情況。A股市場新股數量和融資額同比都出現大幅增長。上交所新股募資額超過美國主要交易所,位居全球第一。預計全年A股IPO市場將保持一定幅度增長。
一季度,A股市場共有51只新股,融資781億元人民幣,新股數量和融資額同比分別大幅增長65%和205%。德勤中國全國上巿業務組中國A股資本巿場華北區主管合伙人童傳江分析,A股市場IPO活躍主要得益于科創板的貢獻。一季度,科創板新增掛牌企業數量占A股市場新股總數近一半,融資額占比接近40%。童傳江表示:“科創板2020年第一季度總共(新增)24家,(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15家、高端裝備制造3家、生物醫藥6家。這里面科創板平均的市盈率是43倍,是傳統首發22倍的兩倍。”
從交易所來看,上交所一季度有34只新股登陸,募資685億元。深交所有17只新股登陸,募資96億元。按新股融資額排名,上交所超過美國主要交易所,位居全球第一。除了科創板帶來的增量,上交所的表現還有賴于京滬高鐵上市。京滬高鐵是一季度全球最大新股,募集資金超過300億元。
疫情對新股發行和資本市場的影響也受到廣泛關注。童傳江分析,對A股市場IPO乃至全球新股發行市場來說,疫情的影響都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可能延緩之前的發行節奏。童傳江表示:“現場的盡調也受企業復工的影響,還有一些企業可能上半年的業績受一些影響,有可能原來的計劃會往后推遲,對輔導、申報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另外,在證監會審核過程中,也更加關注疫情對公司的影響。”
根據公開消息,上好佳、華納音樂等公司最近都推遲了上市進程。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預計會有更多歐美企業推遲上市。與此同時,各國為應對疫情釋放的流動性也會對資本市場起到刺激作用。德勤中國全國上市業務組華北區主管合伙人林國恩表示:“現在全球每個政府都在投放很寬松的貨幣政策,也提供很多支持給不同的行業,應該有不少的錢都是會回到股票市場的,這個對股票市場是有幫助的。但是最后還是要回到實體經濟情況怎么樣,包括現在的供應鏈有沒有恢復,這些是很重要的。”
一季度,A股市場在全球主要市場中下滑幅度最小,表現比較穩定,在避險情緒影響下,接下來有望受全球投資者青睞,這也將激發企業IPO熱情。截止到3月底,A股共有超過400家企業等候上市審核,童傳江預計全年IPO市場將保持一定幅度增長。童傳江表示:“我們預計科創板或許有120-150家的企業登陸,融資額可能達到1300-1600億人民幣。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預計有140-170只新股,我們預計增長的數量大概是在7%-30%。融資額達到1800億-2200億人民幣,融資額增長我們預計大概在8%-3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