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4月10日消息(記者蔣勇)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北京市近年來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首善標準,按照新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加快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疏解非首都功能,打好藍天保衛戰,推動鄉村振興,打造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北京樣本。系列報道《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推出第三篇:騰籠換鳥,老城區引入“高精尖”。
北京市東城區前門東區形成于明代,是北京文物古跡最為集中的區域,這里曾經老字號林立,商賈大戶云集。然而隨著北京城市化進程加速,人口增多,老建筑都成了大雜院。
圍繞前門東區的疏解整治,各方凝聚共識,提出以街區復興為目標,通過保護風貌、改善民生,引入人口、發展產業,力求實現歷史文化街區的胡同肌理、老字號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價值的文物與建筑得到有效保護和搶救。
例如,前門東區的西打磨廠街修繕完成后,引入國內外知名的文化藝術創意人士和機構,形成具有國際水準和影響力的文化創意聚集地,陸續引入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平臺機構,為老城文化發展注入新活力。
負責前門東區疏解整治工作的北京天街集團總經理李軍把老城區的疏解整理促提升形象地比喻成“騰籠換鳥”:“就是把一些低端的產業,一些不符合北京核心區要求的一些產業置換出去,利用騰出來的空間引入高精尖產業,引入更符合核心區定位的產業,為這些引入的高精尖產業在核心區提供新的發展舞臺。這種新的功能,也希望帶動更多年輕人、更多新興高精尖產業到老城來落戶,使老城除了環境優美、居住宜人,也通過高精尖產業的引入,使這個地區更加充滿活力。”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以來,北京市緊緊把握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扎實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城市環境秩序明顯改善。
全市疏解一般制造業企業累計達到2600多家,累計疏解提升臺賬內市場581家、物流中心106個。北京居民熟悉的“動物園批發市場”升級改造后,未來將重點布局金融科技等創新型專業服務。
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E9區創新工場則是老舊廠房盤活利用和功能轉型的典型代表。2012年以前,這里原本還是北京市三元食品乳品一廠,是北京重要的乳制品供應基地。2015年以后,這里成功轉型為E9區創新工場,成為文化創意和前沿科技的創新型園區。目前入園企業有80多家,其中文創企業40多家,科技企業30多家。E9區創新工場負責人張超說,通過轉型升級,園區產值實現大幅提升。“整個園區主要是服務于北京市的創新創業發展。之前我們也進行過一個簡單的測算,在產值、資產方面都進行了大幅度提升,營收能力和稅收能力大概是以往的8到10倍左右,因為現在包括靜態收益、服務收益比以前單純生產牛奶要多樣化許多。”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李素芳說,疏解整理工作讓北京有限的空間資源得到充分利用,為高精尖產業騰出了寶貴的發展空間。
李素芳介紹:“北京是2014年出了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在禁限目錄里的這些產業在全市新設立的市場主體數量明顯下降,包括一般制造業、一些區域性的批發零售行業,但是符合首都功能的,比如信息服務、文化娛樂這些行業上升比較快,在新設的市場主體中占比已經超過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