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4日消息(記者唐明)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眾籌平臺的這個春節并不好過。中關村眾籌聯盟最近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平臺下線或眾籌業務下架的平臺數量共計89家,占正常運營眾籌平臺數量的五分之一。
獨立眾籌平臺難盈利
目前想要獨立發展的眾籌平臺幾乎舉步維艱。
91金融CEO許澤瑋說:“獨立生存的眾籌平臺,現在都比較的困難。包含我們之前收購的‘點名時間’,它實際是國內第一個做眾籌的。他的用戶量還不少,品牌也很不錯,項目也很多,但是因為獨立的眾籌平臺現在面臨一個困難,就是盈利能力比較弱,就是很難有這個規模性的財務收入。”
巨頭入局,中小眾籌平臺紛紛倒下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12月,全國各類型正常運營的眾籌平臺總計427家,倒閉眾籌平臺39家;轉型眾籌平臺3家;提現困難以及眾籌板塊下架共有15家;全國眾籌行業單月成功項目比2016年11月環比減少21.11%;全國眾籌行業單月參與投資人次環比下降了19.15%。
盈燦咨詢行業研究員陳摯分析,同質化競爭以及巨頭的涌入是中小眾籌平臺紛紛倒下的原因。
陳摯說:“倒閉和轉型的原因,是因為平臺的規模比較小,資源上是無法與一些P2P平臺去競爭的,而且他們也沒有及時的去調整自己的細分方向,也沒有做出自身的特色業務。在一系列的監管政策出來之后,可能很多眾籌平臺會產生一些迷茫,然后導致經營難以為繼。”
在行業肅殺背后,一股暗流正在涌動。眾籌資金與資源越來越向京東、淘寶、蘇寧等綜合平臺匯聚,形成寡頭格局。許澤瑋認為,未來眾籌平臺需要依靠綜合平臺的支撐才能向前走。
許澤瑋說:“因為需要去眾籌的項目,很多都是剛剛開始的項目。從邏輯來講,你只能收這個服務費,因為參與眾籌的人把錢給了那個項目。在這過程中,你沒法向眾籌者收錢,你只能向那個項目方收錢,而那些項目很多是不一定能成。所以就變成很多獨立眾籌平臺生存都會比較困難,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現狀。可是現在國內眾籌平臺,要么比如說京東做的眾籌,要不就是像我們這種整個一個綜合的互聯網金融平臺。”
眾籌缺乏創新
眾籌最初是藝術家為創作籌措資金的一個手段,現在已經演變成初創企業和個人為自己的項目爭取資金的一個渠道。業內人士曾純強認為,眾籌本身有很多創新的地方,但并沒有被現在的眾籌平臺所開發。
曾純強說:“國外的很多人會配置一些,比如說拿10%的這個資金來投入到這個風險投資中來,這個市場是非常非常巨大的。這個模式,大部分的用戶是采用跟投加領投的模式,這個模式上面有非常非常多的創新點,只是現在很多平臺沒有愿意去嘗試去創新而已。”
眾籌將成互聯網生態圈的新入口
被眾籌業內普遍認可的是,產品眾籌不會停留在前期的營銷層面,而是要扮演一個線上孵化器的角色。此前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與淘寶眾籌聯合創辦的“淘富成真”計劃,就有資本方介入,為初創公司提供技術、設計、研發扶持。而阿里系內部的投資機構“湖畔山南”也會承接部分優質項目的天使輪或A輪融資。許澤瑋認為,眾籌也正在成為互聯網生態圈的新入口。
許澤瑋說:“很多金融產品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用戶的這個消費頻次是比較低的。我們平臺可能短期的產品要一個月,我們也想讓用戶有更多的一種體驗,所以就上線一文創眾籌,一個就幾百塊錢,實際是為了豐富用戶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