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說】是時候喊5000點了嗎?
2015-12-23 10:50:00 來源:央廣網
作者 易建濤
5000點是道坎。現在這個區域位置已經成了A股大盤歷史上的第二高峰,等待市場的再次超越。
12月份的市場依然是震蕩橫盤的走勢,在3500點左右徘徊,前幾天已經走出了4連陽,市場參與者們又看到了一些希望,在想著能不能看高一線。而我觀察到,在A股的市場上在任何階段都有點位預言出現。當前的市場上,喊出的“看高到5000點”的聲音又越來越多了。
賣方中,已有國泰君安、西南證券、九州證券等多家券商看好2016年A股能上沖5000點,買方機構中星石投資也喊出了看好5000點,這是比較少見的。現在還有一周的時間,就要進入2016年了,是時候喊出5000點了嗎?
我們可以先回顧一下,早在今年上半年就有不少投資者認為可以超越6124的歷史高位,而大盤行至5000點上方時就開始坍塌,極速的下挫,兩撥下跌回到了2900點附近。
從那時開始,也有人依然堅定的看好A股未來的市場,當時流行的詞是“改革牛”,后來又有人指出,這是“杠桿牛”,確實如此,在一輪去杠桿的監管措施后,市場伴隨著一輪下探。不過改革的牛市基礎并沒有改變。在今年9月份時,國際知名投資家羅杰斯表態,對于A股,他依然很有信心地認為,“上證指數早晚會漲回5000點,甚至更高。”他說,“如果再跌我會再買,市場恐慌的時候恰恰是買入的時候。盡管現在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我不認為中國出現了衰退。”
早在今年3月,著名私募管理者但斌曾說,中國牛市會持續到2022年。直到現在,有更多的買方和賣方機構接連喊出看高大盤明年突破5000點。
有的投資者可不這樣認為,我看到在這些預言大盤能在未來突破5000點的觀點文章下面,有不少網友的評論,紛紛表示券商又出來騙人了,也有人戲稱“明年看好到2000點。”
其實市場從來不會完全的理性,市場參與者各有各的看法這很正常。但爭論必須要有依據。我們可以想想,現在會讓市場下行的理由是什么?而可以讓市場上行的理由又是什么?
可以肯定的是,一輪牛市最終結束于產業發展動力耗竭。而當前中國經濟轉型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改革牛的基礎牢固。居民財富的重新配置動能巨大,資金入市難以阻擋,市場大趨勢也不會輕易改變。
今年6月份至8月份的市場兩波大跌的原因有哪些?一是投資者對改革預期過于強烈,提前透支了市場利好,再加上市場參與者本身的不理智,導致市場暴漲再暴跌;二是經濟下滑,大企業增長放緩甚至下降,帶動轉型期小公司盈利增速也比較低。具體說,一些大企業不景氣,那新興的一些軟件公司也會普遍不行,因為他們是給大企業提供服務。所以,經濟一旦企穩,成長股也就有了更多的機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前兩天召開,在會議內容中我們看到沒有再提“經濟下行壓力”這個表述,而這句話之前是連續三次出現在2012-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中。2012年“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產能相對過剩的矛盾有所加劇”;2013年“經濟運行存在下行壓力”;2014年“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到了2015年底,市場認為經濟下行壓力更大的時候,政府卻不提了“經濟下行壓力”了,這值得我們留意。可以預期在“十三五”時期經濟增速不會出現大幅的下降,有的機構也預測,2016年的經濟增速將維持在7%的水平。
中國與西方國家相比最大的資源就是人口數量,人口紅利為我們帶來了十幾年的房地產市場繁榮,人口紅利也意味著互聯網的規模效應遠超美國等西方國家,現在就有了互聯網+,在這樣的規劃之下,中國可能走出一條真正屬于自己的有創新的增長道路。
從目前政策看,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改革并進。11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主持召開“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會議時強調,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這意味著大力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同時,並不是要摒棄需求側改革。11月份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已經出現回升的勢頭。目前的政策就是“托存量、加增量”,改革逐步見效會帶來新增的上行力量。
我想這也是眾多機構堅定看多的根本邏輯,中國經濟增速的長期向上拐點將在2016年出現是一個大概率事件。
市場缺的不是資金,是信心!改革預期讓市場重回牛市軌道是未來的大方向。
編輯:昌朋淼
關鍵詞:A股;牛市;大盤
隨著新股發行注冊制推出腳步的加快,如何革故鼎新,讓注冊制穩健落地,實現陽光發行,為證券市場創造新環境、新氣象,市場各方高度關注。
2015-12-22 08:31:00
與此相對照的是,企業借殼上市也正在迎來最后的狂歡。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A股市場共計發生了79起借殼上市事件,交易總價值高達5505億元。
2015-12-22 08:27:00
滬深兩市今日走勢均十分強勢,早上低估值二線藍籌股強勢上漲,滬指輕松突破3600點,深成指創下階段性新高。反觀今日創業板走勢卻始終萎靡不振,在主板持續向上的情況下,創業板多數時候均處綠盤震蕩,創業板指跌幅進一步收窄。
2015-12-21 16:16: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