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28日消息(記者王思遠)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不久前,剛剛獨立拆分的京東金融宣布:成立千樹資本,專注消費領域早期投資。至此,創投圈中,互聯網四大巨頭阿里、騰訊、百度和京東已經全部“進場”。眼下,互聯網和商業領域的關鍵詞是“消費升級”,為什么早期消費投資領域,會成為電商巨頭押注的新賽道?
今年以來,互聯網和商業領域的關鍵詞之一是“消費升級”。隨著收入的增長,中產階級們跨過了實用和低價的需求,開始愿意為情緒、氛圍、體驗和品質去花錢。無論是“新消費”還是“新零售革命”,面對消費升級的風口,巨頭們正在以不同的姿態重倉殺入。如小米的電子產品生態鏈、網易嚴選布局日用快消品、阿里巴巴則開放數據布局“無人超市”。不久前,剛剛獨立拆分的京東金融宣布:成立千樹資本,將專注消費領域早期投資,投資目標為天使輪到A輪的初創企業,扶植眾創品牌。在創業環境和資本趨冷的背景下,消費領域早期投資為什么再次被關注?互聯網企業和老牌資本,在“新消費”的賽道上,又有哪些博弈與合作?
千樹資本破殼 “創投圈”BATJ互聯網巨頭全部進場
隨著千樹資本的成立,BATJ中國規模最大的四家互聯網巨頭,已經全部入場。阿里和騰訊是入場時間最早,有長達十年的“投齡”;百度去年10月也成立了百度資本,資金規模200個億,主要投中后期的互聯網項目。
京東金融成立的千樹資本,是在京東眾籌的業務基礎上成立的專注消費領域早期投資的基金,涵蓋生活科技、個人健康、文娛內容等領域。在這個被紅杉資本、IDG資本等大機構重點布局的領域中,互聯網電商基因公司如何突圍?相比于BAT專注于“玩大的”,千樹資本采取是“螞蟻雄兵”模式,密集布局早期消費領域。
對于消費領域的早期投資機會,京東金融副總裁馬驥認為,宏觀層面,供給側改革下,消費領域投資趨勢是“數據+產業資本驅動”,單純資本因素的作用在下降。電商平臺涉足早期消費投資領域,核心競爭力是用“數據能力”洞察消費新趨勢和消費者的“心智模式”。
馬驥說:“我們天然對消費、消費品和用戶有很多理解。這些‘理解’以及數據該怎么用,是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千樹是我們試驗的場景,京東金融既服務個人業務,也服務對公業務。對公業務面臨的長遠問題是:現在主要服務的是中小企業,包括體系內的供應商,最核心的大企業都被傳統金融機構壟斷。十年、二十年之后,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一些雙創企業一定會成長起來。那么,為何不在初期就和他們建立起良好的關系?”
大數據+海投 螞蟻雄兵博弈 “早期”消費投資
運營上,千樹的理念是:數據驅動,通過投顧系統預判行業、篩選品類,洞察比對后鎖定對象;建立系統、可持續扶持體系,對投資小企業提供培訓、服務、渠道、金融服務等投后支持;小比例股投資,不干擾、不介入運營管理。
對此,馬驥表示:“我們成本也比較低,比如投5%到10%,500萬到1000萬,與市場上領先的投資者一起投。同一類產品的選擇上,我們不會選擇‘站隊’,而是根據具體的特征和指標,投向一些做得比較好的企業。”
投資對象上,要精選各領域“頭部”資源。通俗地說,就像“海選選秀”,對潛力股給資源、給資金、給指導,孵化未來的“明星”。
馬驥說:“產品這塊未來的核心不是眾籌,而是眾創。比如,原來我追求眾籌是要GMV(總體交易量),以后追求的是每個項目的平均籌集資金額度。原來有1000個項目每個項目10萬,現在我要求10個項目每個1000萬;那么,后者的價值肯定要高于前者。另外,項目資源要做到的并不是簡單的流量分發,重點在于,讓這些‘種子’真正成長起來。”
早期創業者:尋求產業資本 要發展、不站隊
當下,創業者需要的也并不光是錢資本,而是產業資本,他們與平臺的默契:要發展、要資源、不在大平臺間站隊。酒商陳濤表示:“資本加力很重要。除了現金,更重要的是資源。比如可以用平臺進行產品眾籌,推廣位和流量;可以和其他品牌進行跨界合作;可以在眾創學院開展培訓,包括資本交流會等。能夠學到其他優秀品牌的經驗,與優秀企業家交流,這是無形的財富,并不能簡單地用資金來衡量。”
紅杉中國:消費升級顯性化 帶來商品、服務多元升級
紅杉中國是中國消費品領域深耕十年以上的老牌資本,紅杉中國合伙人劉星看來“眼下,中國市場消費升級正在走向顯性化”。消費場景在增多,消費意愿和能力在加強,供給給消費者更高品質的,更具備好品質的商品能力也在加強。
劉星說:“我曾經說過新零售,新零售可能是要有新業態、新人群、新品牌、新技術,這四個新元素混合在一起,可以為新零售帶來很多化學反應。這種多樣化、多維的互動和組合,都導致了這樣的一種多維互動比以前的任何時候都顯得豐富多彩。所以,在這種碰撞之面,資本、產業巨頭以及從業者,其實都對其充滿了期待,就像是進入了新的游戲場,游戲場里有很多豐富的內容可以去玩,就看你能不能玩出花樣來。”
消費未來的趨勢是個性化、碎片化。依托大數據的新零售,從無人便利店到布局投資消費品企業,從具體的產品到個性化的服務,從早起投資到IPO階段,新零售的核心都是提升效率和品牌體驗。
對此,劉星表示:“從投資的角度上,我們肯定會關注消費品品牌,不管是產品還是服務,因為消費升級是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人們到了一定階段后,他花費在服務上的開支比例就會越來越高。所以,我認為新的消費品牌可能是一種產品品牌,也有可能是一種服務品牌。”
弘章資本:消費升級下 既“投人”也“投數據”
作為專注于產業研究的投資機構, 弘章資本合伙人翁怡諾看來,互聯網平臺的大數據創投給傳統投資行業發出了變革的信號:從“看人、看模式”到“看數據、看趨勢”。
翁怡諾說:“過去開玩笑時曾講過,投資行業才是真正最沒技術含量的領域。平日的工作就是郵件加Excel,在內部進行溝通。別人的IT化水平遠高于我們投資者。其實,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也希望大數據化。在逐漸演化的過程中,資本更需要把大數據作為決策的基礎。本質上來講,未來的競爭是數據的競爭。這些平臺數據,都是未來投資者演化的方向,投資者不光是拿點錢,做點簡單的事情,二是既要有企業家的思維,也要有武器。”
尊重數據,不是忽略“人性”,二者相輔相成。翁怡諾表示:“我高度認同‘數據’,但數據也不能神秘化。數據其實是幫你抓那些微小的變化,我們需要做的是從‘人性’角度一路往下看,只要抓到大的趨勢,整件事情就是對的。因為這不是炒股票,不需要抓小浪,只要抓住一個大浪,就能結束戰斗。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第三次 “流量紅利”到來 驅動消費業態升級
消費早期投資領域成為資本關注熱門,這并不意外。除了中產購買力提升,消費升級伴隨著第三次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的興起。第一波是2010年,PC互聯網3億多網民,轉為移動互聯網用戶;第二波是2013年前后移動互聯網人群規模擴大,個性化的需求釋放,成就了OPPO、小米、快手、映客等公司的發展;第三波是眼下,包括三四線城市的核心人群消費能力提升,消費需求的擴大、消費品類的擴張、以及金融支付方式的多元化。在此背景下,資本和商家都會迎來一次重新教育市場和消費者“如何花錢”的機會。無論是傳統資本,還是涉足消費領域的互聯網巨頭,無論是投資早期種子企業,還是開發無人零售、垂直零售等新業態,核心都是提升商業效率,抓住市場的成長期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