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8日消息(記者王思遠)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2017,高考重啟的第40年;五位昔日“高考生”,從50后到90后,從創業者到企業家;60后的“老三屆”考生,如何用18天備考?一對70后,名校學霸和叛逆少年,怎樣走出“殊途同歸”的精彩?“不安分”的80后、“非主流”的90后,成為社會中堅;他們有哪些珍貴的高考記憶?《遠見》講述“恢復高考40年,我的故事”。
今年是國家恢復高考制度第40個年頭。1977年恢復高考,是一個國家對命運的選擇,更是對很多莘莘學子命運的選擇。
說起高考,有人心懷憧憬、有人滿是回憶,本期《遠見》采訪了三位嘉賓,感知不同年代、不同群體對高考和大學的回憶,感受教育對人的心智磨礪和命運改變。
77屆老考生:史上最激烈高考 18天闖過“獨木橋”
1977年是高考恢復第一年,競爭十分激烈:一是考生多。高考“斷檔”十年積壓的考生共570多萬人,他們從車間、軍營、田間地頭走向考場,最終錄取人數27萬人,錄取比例1:29;二是時間緊。當年10月底,媒體才公布恢復高考消息,12月考試,多數考生的復習時間不足兩個月。
先關注一位50后考生代表,他叫王智剛,當時正在某部隊服役。不同于地方考生,部隊考生的備考時間只有18天。
王智剛:“(高考)地方上10月份就傳開了,但是部隊考不考,怎么考?沒信。后來政策下來了,考試還有18天。當時全團800人,推薦8人考試。18天太緊張了。把能找的書都找了,每天睡3個小時,離開學校多年,有不會的就讓弟弟們去學校問,回來再給我講。當時和三個弟弟睡一間屋,家里特意給我換了個大燈泡,夜里用報紙做了燈罩,每天晚上報紙都會被烤糊。實在睜不開眼,就用冷水擦臉,12月,水里帶著冰碴。”
那個年代,所有考生都在爭分奪秒。說高考是“救命稻草”有些夸張,但至少,是很多人的“轉運草”,他們的命運將因此改變。
王智剛:“18天很短,到最后也沒復習完。但那屆高考匆忙,大家情況都差不多。考前部隊給我們八個人放話‘可以考零分,不許作弊,不許給軍隊丟人’。硬著頭皮上考場,沒想那么多,考完回到家,昏天黑地地睡了整整兩天。”
當年的高考現場 原生態中的緊張嚴肅
幸運的是,他成了部隊8位推薦考生中唯一上榜的人。雖然以6分之差錯過清華大學,但仍考入了河北工學院電子工程系。
憧憬的大學生活開始了,王智剛發現,同班同學有下鄉知青、工人、高中生、老三屆,三教九流、簡直是一鍋“大雜燴”:“班里最小的16歲,最大的33歲。那時(唐山)剛地震完,大學條件很差,跟現在比不了,生活也很枯燥。有個圖書館覺得都很幸福,大家就是學習讀書,沒別的了。那時,大家好不容易考出來,不同社會閱歷的人走在一起學習、生活,倒也開闊了眼界。”
畢業后,先后輾轉政府機關、民企、外企,直到自己創業。如今60多歲仍沒有停下腳步,他說大學最重要的,是賦予了人“閱讀社會”的能力。
王智剛:“人生會遇到很多考驗和抉擇,但不是大學里某種學科改變的,而是大學給的知識體系、邏輯方法,加上我們這代人能吃苦。(沒退休)因為我還有學習的能力,包括新經濟、互聯網,也包括你們年輕人在想什么。比起我們那代沒上大學的人,我可以閱讀社會的變化,跟上腳步。”
記者:“前一段,一個網紅作家說,上大學浪費時間,她的實習生早接觸社會,掙得也不少?”
王智剛:“你很難算清上大學給你掙多少錢,但它會讓你更值錢。畢業后的幾十年,多數人為了謀生都要工作,躲不開;為什么要用‘錯過就回不去’的四年大學時光,去換取一份掙不了幾個錢的工作呢?”
80后談“清華趣事”:優秀的人不該“太相似”
如果說50后、60后這批老考生是“探路者、試錯者”。70、80后考生就是一群帶著思辨和叛逆的人,相比老一輩,他們更愿去思考“為什么”和“為什么不”?尤其是當年被貼上“不安分”標簽的80后。
王蘊剛,1984年生人,2002年高考。清華大學環境系畢業后,留學美國,加州伯克利分校博士后,曾獲美國能源部特別貢獻獎、優秀環境博士論文獎等;除了學術,還有創業:目前是美國GAGO(佳格)大數據公司董事長兼首席科學家,清華企業家協會青創會員。
作為老相識,在筆者看來他的清華之路是“順理成章”。當然清華是全國學霸扎堆的地方,學霸們各有所長,學業上彼此“受刺激”是常態。王蘊剛仍記得大一時,線性代數和微積分的考試。
王蘊剛:“我考了78分和82分,當時很滿意啦。后來聽說,我們班有一人考了100和99。我整個人都不對了,琢磨人和人的差距怎么這么大?”
頂尖名校,藏龍臥虎,翹楚遍布。感覺不好怎么辦?習慣就好。
當然,清華的大學生活豐富多彩。不光是知識,還有上百個社團,大一到大四期間,不少課外實習、社會實踐和國際交流,潛移默化地塑造著“人生代碼”。
王蘊剛:“那時候,我曾作為拜爾中國環境大使,參加了第四屆亞太地區活動。一個暑假走南闖北,在中國環境脆弱的核心功能區調研;對日后樹立長遠目標,在環保領域深耕(很有幫助),它為我打開了一扇窗。”
清華坊間有很多有趣的“潛規則”:考試前一周,你要能在圖書館自習室占個座,算你牛;有句校訓叫“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因此男生每學期必須通過3000米跑測試,獨立完成100米游泳,否則據說不給畢業證。
80后清華人個性開朗,校園模特大賽、搖滾大賽搞得有模有樣,甚至還有一個十幾年歷史的“清華女生節”。
王蘊剛:“三八節前一天,為數不多的女生這天會‘很幸福’。她們會收到很多禮物。學校主干道、飯堂等場合,男生會打出各種橫幅,對女生親切問候;還有男女生‘聯誼寢室’,男生還會給女生打熱水。”
王蘊剛回國創業,進行大數據與環境、農業領域報告
大學畢業后,王蘊剛去美國留學,并在硅谷闖蕩,如今事業小有所成。王蘊剛的公司主要利用氣象衛星和大數據,深耕“互聯網+農業、環境”領域,目前和國內多家大型IT公司合作,讓農民從“看天吃飯”到“知天而作”。
談到當下大學對人格和能力的塑造。王蘊剛表示,下一代大學生整體條件更好,但他多年觀察,傳統教育讓學生在領導力、批判性思考等方面有所不足,學校應有所轉變,大學生更應自我修煉:“現在大學生基本素質很好。但大家的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能力、領導力,學校提倡的力度和學生自我重視程度,都不夠。傳統教育,不是很提倡,所以我們優秀的學生,看上去比較相似。但未來,應該讓優秀的人,也要優秀在不同方面。有的人適合讀書,有人適合與人打交道,把每個人的潛力都挖掘出來。你讓魚和青蛙爬樹,都沒有蝸牛爬得高,應該讓魚和青蛙在水里,看青蛙跳多遠,看魚可以游多遠。”
90后名校生:“不務正業”的大學生活 只是表象
90后人民大學畢業生魏冰清,雖然出身名校,但生性好動的她進了大學就成了校園里知名的“社會活動家”:相比專業學習,更多精力投入到社團活動中。畢業后短暫在投資公司就職,后融資創業高校畢業生求職培訓平臺“面包求職”。
魏冰清:“大學給人提供更多可能性,評價一個人更多元。比如我大學參加了十個社團,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生活方式。之前,我挺嬌氣,累一點苦一點不行。人大學習壓力很重,我是女籃隊,掛著一堆社團、要去國外交流、要實習,從大二開始就同時做很多事,帶來壓力很大,等我創業時發現,這些事都見過了。只不過從同時做很多社團,到協調很多部門;只不過從社團發展壓力,變成公司發展壓力。”
90后的魏冰清
這種大學的活法是不是“不務正業”呢?魏冰清覺得,在大學中“折騰和不安分”有幾個前提:一,專業課不能放,即使不當學霸,也要保證過關;二,“折騰前”要想清目標,在大方向上集中精力,做好自我的“加減法”。
魏冰清:“辦了很多社團活動,參與很多實習。過程中,從小姑娘到成熟冷靜的人。這些經歷對創業能Hold住節奏,很有幫助;另外,創業很多人脈,源于大學社團。對大學生而言,最重要的是選擇和取舍,大學提供了很多可能性,當學霸、參與各種活動等,但很多人想要太多,精力分散,糾結太多。比如我一直想做人脈有關的創業。進了大學要,集中精力干一類事。”
這是三位橫跨40年,不同年代、不同經歷、不同性格的“老考生”的故事。各種滋味,慢慢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