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外貿增速轉負為正 出現向好勢頭
2016-12-09 13:20: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9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今天上午,商務部舉行例行發布會,介紹1到11月份和11月當月外貿運行情況。1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35萬億元,增長8.9%。其中,出口1.32萬億元,增長5.9%;進口1.03萬億元,增長13%;貿易順差2981億元,收窄12.9%。
從今年前11個月來看,中國進出口總值2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2%。其中,出口12.5萬億元,下降1.8%;進口9.4萬億元,下降0.3%。雖然外貿進出口的增速仍然是負增長,但隨著國家促進外貿回穩向好政策措施效果逐步顯現,外貿進出口降幅持續收窄,結構進一步優化,新的發展動能正在積聚,我國外貿繼續保持回穩向好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從11月單月來看,出口、進口分別增長5.9%和13%。從出口看,3月份以來,外貿出口季度降幅已經連續2個季度收窄,月度出口額達到年內最高。從進口看,自8月以來,進口已經連續4個月正增長并創出3年來最大單月增幅。
另外,民營企業仍然是出口主力軍,1-11月出口增長0.9%,占全國外貿出口的46.1%。一般貿易出口下降1.1%,好于平均水平。對歐盟、日本等傳統市場,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實現正增長,對菲律賓、俄羅斯出口表現突出,分別增長19.2%和13.8%。大型成套設備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保持增長,尤其從11月當月來看,汽車出口大幅增長44%。
從進口來看,1-11月,原油、鐵礦石、天然氣、銅材、銅精礦等11類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價跌,合計減少付匯約4400億元,有利于企業降成本、增效益。
數據還顯示,11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6.9,比上月回升1.3,表明2017年年初,外貿出口壓力有望減輕。
11月份增速轉負為正,外貿出現向好勢頭。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中心主任張建平就此做出點評。
張建平:外貿由負轉正的背后有兩大重要原因:第一,現在國際市場的需求有一個穩步回升的態勢,這可能得益于全球一些“黑天鵝”事件已經發生,美國加息的事情也基本確認,市場上的不確定因素得以化解,市場預期逐漸變好。另外,全球經濟雖然是一個弱復蘇,但是正在慢慢走出過去的困境。最典型的,比如一些資源國家和新興經濟國家,像俄羅斯、巴西去年都是負增長,今年由于大宗商品市場回暖,這些國家在逐漸走出困境,他們的需求也在明顯增加。
第二,成本下降。中國在供給側改革的推動之下,商務部、檢驗檢疫、海關管理等各個部門和環節都在努力貫徹貿易便利化的改革方案和措施;金融機構也在加大對出口企業的支持力度,減少他們相應的成本負擔。這些措施的實施,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現在對外貿企業產生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我們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在“1+3”的格局之下已經開始發揮作用,當然,今年新批的7個自貿試驗區后續還會繼續發揮作用。
不過,盡管現在我們的外貿出現了積極向上的勢頭,但我覺得它更多是一個反彈,能不能形成反轉還要看后期貿易便利化改革的措施能不能進一步落實到位;同時也取決于全球經濟的發展形勢和變化。所以我們的外貿企業還是要做好思想準備,積極迎接考驗。
需要關注的是,中國外貿進出口結構調整的成效越來越明顯。比如一般貿易比重上升,加工貿易比重下降。因為一般貿易的發展依靠的是中國自己的品牌、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來實現的國際貿易。
另外一個非常亮眼的地方在于民營企業在國際貿易當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了將近兩個百分點。過去經常是外資企業在國際貿易當中的比重最高,而現在形成了民營企業、外資企業和國有企業“三架馬車”并駕齊驅的格局。相信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繼續在中國的外貿當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編輯:趙亞蕓
關鍵詞:外貿;進出口;民營企業
外貿是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在今年世界貿易下降的大背景下。11月份,我國外貿形勢轉暖,逆勢飄紅。今天上午,據海關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11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35萬億元,增長8.9%。其中,出口1.32萬億元,增長5.9%,前值-3.2%;進口1.03萬億元,增長13%,前值3.2%;貿易順差2981.1億元,收窄12.9%。
2016-12-08 16:50:00
在商務部剛剛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對我國一到十月和十月當月外貿運行情況進行解讀。
2016-11-10 12:50:00
海關總署發布,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1.9%,同時呈現逐季回穩態勢。第四季度出口壓力將有望減輕。
2016-10-13 19:06: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