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加強要素市場風險防控 不得開設P2P
2016-08-02 12:18: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8月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要素市場風險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說,要嚴格業務范圍管理,不得開設網絡借貸中介公司P2P或開展相關業務;不得高息攬儲、無固定對象亂集資或違規建立資金池。《通知》同時強調,要嚴格資本金審慎管理,不得未經批準擅自轉讓或變更股權;不得抽逃挪用資本金或違規從事高風險投資;不得以交易所名義違規對外(包括股東)提供擔保、股權質押等。
過去幾年,互聯網金融“炙手可熱”,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把許多看似不可能的變成可能。在互聯網高度發展同時,也要看到相伴而生的風險。據統計,截至去年底,全國P2P問題平臺,包括提現困難、倒閉或跑路的已超過千家,約占平臺總數的1/3。對于處在風口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而言,如何應對風險已成為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事實上,眼下正在推進的去產能涉及大量的利益調整和債權債務轉化,一些企業可能會面臨破產、重組,可能會帶來互聯網金融企業及銀行不良資產上升等問題。
過去,金融改革大多著眼于市場規模擴大與金融機構的設立上,忽視了市場的開放和市場機制的運用。當下更深層次改革的不斷推進,一方面提高了金融資源效率,但不可否認的是,金融不穩定性也會增加,導致不良風險上升。如何做好互聯網金融企業風險管理,如何應對風險上升帶來的挑戰,成為不得不面對的難題。
《央廣財經評論》專家點評:重慶規定不得開設P2P公司為哪般?
知名風控專家曹國嶺:
互聯網金融、P2P、網絡借貸都是比較熱的話題。關注行業轉型,7月份數據中,有7家轉型,43家平臺停業。現在一共是2281家,較上個月減少68家,下降了2.89%。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小的平臺在征求意見稿方向明確、在各個地方政府有明確要求監管意見后,申報停業或是經營不下去的狀況越來越嚴重。目前排名在前五的省市就是廣東、北京、浙江、山東、上海,數量上廣東409家,北京297家,浙江280家,山東是240家,上海是210家。通過數據來看,整體在轉型過程中有一定規模的大的平臺在轉型中步伐還是比較快的,規模比較小的還是面臨比較多壓力。
重慶對要素市場劃定16條紅線,明確不得開設網絡借貸中介公司P2P或開展相關業務,這一項把很多想利用互聯網去欺詐騙取客戶的想法打消。從監管程度上,重慶市政府又采取聯動機制,工商、網辦、公安刑偵整個一體行動。
2016年除了互聯網創新、鼓勵銀行設立金融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創新之外,對政府最大的任務就是監管,政府不光對互聯網金融嚴厲、零容忍打擊非法集資,而對傳統金融機構像信托、基金、銀行都是加大力度監管。有個別的機構沒有按照監管意向和方向去做,這是整個資金行業或是傳統金融社會責任問題。特別對互聯網金融、P2P、網絡借貸,創始人很關鍵,他的背景、經營邏輯、風控資產匹配度和選擇度、透明度都很關鍵。在這個過程當中,除了要遵循一行三會監管政策外,管理層一定要有社會責任。它的社會責任是什么?是真正做中介金融和做撮合服務,不要拿著社會老百姓對品牌價值的認可,當成自己可以分配的財富。
怎么鼓勵民間金融創新、帶動區域發展,重慶市政府通過這個意見一定是在摸底排查階段,找到自己可尋找的市場點。民間金融規模越來越大,因為市場有需求,政府也需要民間金融市場激活民營資本。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的補充,但不是主力,主力還是在銀行信托、基金、公募基金等。但是從這個過程中老百姓越來越離不開互聯化,因為現在是互聯網+金融,但金融一定是用科技手段,通過一些機構、通過終端機體或是在終端機上實現借貸投入或資產選擇服務,這是一個很大進步。
編輯:張喬
關鍵詞:重慶;利益;風險防控
地方性法規《重慶市招標投標條例》日前經當地人大常委會會議修訂通過,該條例將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16-08-02 11:56:00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昨披露,日前,中紀委公布第一批重點督辦的9起典型案例,其中涉及重慶市豐都縣挪用危房改造補助資金問題。
2016-08-02 11:56:00
重慶市教委今天通報:全市采取免費師范男幼師培養等多項措施補齊幼兒教師“短板”,“十三五”期間擴大招生計劃,每年達到400 人。
2016-08-02 11:41: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