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10日消息(記者蔣勇)為幫助疫情防控重點企業盡快恢復產能,央行近日宣布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這些資金對不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來說可謂雪中送炭。記者從央行了解到,首批專項再貸款已經2月10日發放,發放對象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9家全國性銀行和10個重點省市的地方法人銀行。

  再貸款是央行常見的一種貨幣政策工具,一般是指央行為了實現貨幣政策目標而給金融機構發放貸款,再由金融機構把資金貸給相關企業。常見的再貸款包括給農村金融機構發放的支農再貸款,給小型商業銀行發放的支小再貸款。

  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重要醫用物資和生活必需品供應,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央行等部門近日出臺一系列應對措施。在金融支持方面,央行設立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實施優惠貸款利率,加強對生產應對疫情使用的醫用防護服、口罩等重要醫用物資企業的金融支持。為了鼓勵這些重點企業擴大產能,財政部還將對貸款進行貼息。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說:“加大金融貸款貼息支持力度,增加貼息資金規模,按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實際獲得貸款利率的50%給予貼息,確保企業實際融資成本低于1.6%。”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對企業迅速恢復和擴大產能意義重大。“利率不高于3.15%,同時中央財政按照企業實際獲得的貸款利率的50%進行貼息,這意味著企業實際所負擔的融資成本不高于1.6%,這些舉措形成合力,在量和價上確保防疫企業和基本的生產生活保障企業能夠盡快開工、恢復產能,從而盡快地滿足疫情防控的需要。”

  首批專項再貸款的發放對象包括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9家主要全國性銀行和湖北、浙江、廣東等10個重點省市的地方法人銀行。由于這些貸款既享受再貸款支持的優惠利率,又有財政貼息,存在很大的套利空間。為了保障資金專款專用,多部門已經明確對資金投向實行重點企業名單制管理,全國性重點企業名單由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確定。

  此外,國務院已經明確審計署后續將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金融機構將做好貸后管理,配合審計部門做好專項再貸款的專項跟蹤審計,防止資金“跑冒滴漏”。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說:“這是一項專項的政策安排,所以必須保證這些貸款資金支持的精準性。我們與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之間建立了名單制,要嚴格保證這些企業是救災、救急用的,必須用到最精準的地方。同時,我們建立電子臺賬,對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國家也在安排審計署對這些資金的使用加強后續監督。”

  據了解,金融機構拿到企業名單之后,原則上1天,最長2天,要將貸款發放到名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