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4月30日消息(記者張鴻昊)非洲西北部的毛里塔尼亞,西臨大西洋,北接撒哈拉,是世界上漁業(yè)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毛里塔尼亞全國擁有340萬人口,但GDP總量僅有50億美元,是聯合國認定的48個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
盡管大自然賜予了毛里塔尼亞豐厚的漁業(yè)資源,但落后的基礎設施讓生活在毛塔海域沿岸的廣大漁民只能“守著金飯碗沒飯吃”。
2010年,蘭平勇第一次來到毛里塔尼亞,在海濱城市努瓦迪布,他被看到的兩個現象驚呆了:一個是漁業(yè)資源如此豐富,一個是資源開發(fā)如此落后。蘭平勇說:“我去考察的時候,海灘都是又黑又臭,蒼蠅又多。”
作為福州宏東遠洋漁業(yè)有限公司董事長,毛里塔尼亞落后的漁業(yè)現狀給蘭平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中毛兩國相距萬里之遙,但要去毛里塔尼亞建漁業(yè)基地、要在大西洋上捕魚的想法卻在蘭平勇的心里埋下了種子。
也許就是因為心里的這顆種子,蘭平勇和福州宏東漁業(yè)公司員工們的“毛里塔尼亞新漁民”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但是,要在毛里塔尼亞這片荒蕪的海岸上打造一個現代化的大型遠洋漁業(yè)基地,又談何容易!蘭平勇說:“沙漠落差最高時八米,然后我們從70公里以外把沙土運過來填起來,所以我們造價成本比國內還要高幾倍。水我們用運水車買來,電是我們自己發(fā)電機發(fā)電。這邊沒有工業(yè),比較落后,包括水泥、鋼筋都是從西班牙,有的是從中國運過來。”
從項目實施之初,蘭平勇就想到了困難會非常大。因為當地的基礎條件實在太差,可以說是一窮二白。雖然毛里塔尼亞全國的GDP總量才50億美元,蘭平勇的項目總投資就高達2億美元,但無奈建造成本實在太高,一期工程結束后,蘭平勇的資金就不夠了。
好在危急時刻,“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讓蘭平勇的資金轉危為安,并讓基地建設駛上“一帶一路”快車道。宏東漁業(yè)總經理陳忠杰說,關鍵時期,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伸出了援手,從資金、地方風險信息等多方面為宏東漁業(yè)公司在當地扎根提供了支持。
正如陳中杰所說,在“一帶一路”走出去的過程中,資金風險固然重要,但地方風險、國別風險同樣不可忽視。雖然漁業(yè)基地的建設直接帶動了毛里塔尼亞當地兩千多人就業(yè),但與毛塔籍員工的溝通還是讓宏東公司的管理層吃夠了苦頭。宏東漁業(yè)總經理陳忠杰苦笑地說道:“不論當時在做什么,一到禱告時間,當地人會立即放下手中工作,冷庫門都不關就都跑了。比如我們那管理人經常說,以前剛去的時候,冷庫門開著,人趕緊都跑了,門都不幫你關就走了。”
秉承著對當地宗教的尊重,在與毛塔籍員工友善溝通后,宏東的管理人員逐漸適應了當地的風俗習慣,更贏得了毛里塔尼亞政府的信任。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一座現代化的遠洋漁業(yè)基地在毛塔海岸拔地而起。不僅是碼頭、船隊,還有凍庫、加工廠、海水淡化廠等整套配套產業(yè),竣工投產之時幾乎震驚了整個毛里塔尼亞。蘭平勇介紹:“包括毛里塔尼亞的政府想不到兩年之類可以建到這么大的一個規(guī)模、現代化的一個加工廠。毛里塔尼亞政府也給我們很多優(yōu)惠政策。比如包括我們所有的從中國過去的,到宏東漁業(yè)基地里面,所有的東西,包括漁具配套,包括機器設備配件,全部免關稅。”
基地的竣工讓宏東在毛里塔尼亞的遠洋捕撈形成了完整的產業(yè)鏈。作為毛里塔尼亞的“新漁民”,目前,宏東漁業(yè)毛里塔尼亞基地有中國籍員工400多人,毛里塔尼亞當地員工1000多人。基地漁業(yè)年產值5000多萬美元。在宏東務工的非洲工人,有的學了一門技術,有的工資翻了好幾倍,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有的人從我們這邊學一些加工技術、冷鏈技術,還有一些做我們碼頭的管理人員,他們現在的工資水平原來可能剛到公司賺一千多人民幣,一千多元在當地是非常高的。現在有的可以賺四五千,七八千的也有。”陳中杰自豪地說。
如今,宏東遠洋漁業(yè)基地三期正在抓緊施工,建成后,還將有8千平米的加工廠和船廠投入使用。中國駐毛里塔尼亞原大使武東說:“作為使館,我們愿意提倡宏東這種模式,既有自己的基地又有能力去比較遠的海域捕魚,對我們將來的漁業(yè)合作有很大的啟示作用。也希望將來在毛里塔尼亞投資興業(yè),能夠借鑒宏東這種合作模式應用在其他方面,這樣可以促進中毛兩國漁業(yè)合作的發(fā)展。‘新漁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中毛兩國在‘一帶一路’上的精彩故事還將繼續(xù)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