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7日消息(記者佟亞濤)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過渡期后政策上周出臺,將從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新規明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照“個人物品”進行監管。在今天(7日)舉行的國新辦吹風會上,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介紹,這將給跨境電商行業和海淘一族帶來多重福利。
明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個人物品”監管
按照過渡期后政策安排,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的屬性最終明確,繼續按照“個人自用進境物品”進行監管。這也讓跨境電商懸著的心踏實下來。
2016年5月以來,我國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實行“暫時按照個人物品監管”的過渡期安排,相比按照“貨物”定性,簡化了通關手續,有效促進了行業穩定發展,但是也存在政策預期不穩定的問題。
這次過渡期后的新規明確,“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者備案要求”。李成鋼表示,從“暫按”到“按”,這將會穩定行業預期,促進我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他說,以前的文件中都是“暫按”,這次把“暫”字取消了,就是“按個人物品監管”。穩定了整個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政策的延續性,穩定了行業的預期,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商品按個人自用物品監管作為基本的原則,這樣有利于跨境電商企業更長期地進行商業謀劃和布局。
新規明確各參與主體責任
今年前10個月,我國跨境電商進口商品672億元,同比增長53%。為了促進行業發展,新規還明確了各參與主體的責任。
李成鋼介紹,跨境電商企業承擔商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跨境電商平臺須在境內辦理工商登記、履行先行賠付責任,境內服務商受托承擔如實申報責任,消費者承擔納稅義務,政府部門需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實施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等。明確各方責任,一方面有助于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加強質量風險防控,另一方面也便于各參與主體規范自身行為,確保政策可落地、可執行。
清單擴容 交易限額提高
此次政策調整的另一大亮點,是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擴容。財政部關稅司司長馮晉平介紹,近年來消費需求比較旺盛的部分商品也被納入了清單,增加了葡萄汽酒、健身器材等63個稅目商品,調整后的清單共1321個稅目。
此外,享受稅收優惠的商品交易限額提高。一是將年度交易限值由每人每年20000元調整至26000元,今后隨著居民收入的提高,相機調增;同時,將單次交易限值由每人每次2000元調整至5000元。二是明確完稅價格超過單次交易限值但低于年度交易限值、且訂單下僅一件商品時,可以通過跨境電商零售渠道進口,按照貨物稅率全額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交易額計入年度交易總額。三是明確已經購買的電商進口商品不得進入國內市場再次銷售。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認為,這次的利好政策不僅可以滿足消費升級的需要,還有利于促進國內相關企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