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29日消息(記者呂紅橋)人工智能概念火熱,但由于技術還不成熟,無論是機器人,還是無人駕駛,都還沒有真正大范圍應用。不過,在“2017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產業創新大會”上,記者了解到,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成為我國人工智能領域首個成熟技術,并開始在多個領域大范圍應用。一個超出人們想象的“刷臉”時代,正在到來。
金融業現在流行網上借貸,既方便又快捷。但對銀行來說,客戶身份的審核會有一定的風險。而杭州一家銀行的網上貸款平臺最近上線了一個新功能,那就是人臉識別,只需簡單幾步,系統就可以自動實現對人像、身份證像、公安系統人像的識別與判斷,提升了貸款的安全度與便捷度。
除了金融業,人臉識別技術現在已經開始應用在文化教育、交通出行、酒店住宿等領域,進行身份核對。就連北京一些公共廁所,都在靠人臉識別技術節省廁紙。
但人臉識別的功能遠遠不止這些。漢柏科技最近和警方合作,選取某小區的7棟樓,在內外公共區域裝上了人臉識別系統,有了意外的收獲。
漢柏科技副總裁邱召強說:“我們做了一個人口梳理,只有一千人左右常住居民,三千多人有暫住身份,有兩千多人沒有暫住身份,只是短暫居住,甚至還有三千多人是住了一兩天的。我們幫助派出所做了人員梳理,他感覺到非常震驚,原來人臉識別還可以做人口梳理。同時我們架設四個月,在這個區域捕獲了七個犯罪嫌疑人。”
目前來看,人工智能的各個細分領域中,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語音識別等都還沒有大范圍應用,只有人臉識別領先一步,有望引領“刷臉”時代的到來。專家認為,這跟技術的成熟度和穩定性有關。漢柏科技首席技術官王博說,頂尖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能分辨各種復雜圖像。
王博:“集成幾個特殊的攝像頭,也有專門針對這些攝像頭的深度學習算法,這樣可以保證在不同波長的光譜下看到物體的各個形態。恰好像手機、照片、視頻,甚至面具,不同的物體在不同的光譜下呈現的方式不同,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方式來判斷出來是什么物體,從而實現活體的防偽。”
賽迪顧問預測,到2018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超過406億元,復合增長率超過25%,高于全球整體水平。賽迪顧問人工智能產業高級分析師向陽,更看好人臉識別的份額。
向陽:“我們的計算機視覺,我們認為是處在快速的回報期,也就是說它的技術產品已經成熟,市場關注度也在快速地回升,它是未來能夠得到快速回報的重點產品和領域。”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樊會文進一步指出,人臉識別技術將撬動其它產業的發展,形成一個產業鏈。
樊會文:“我們說視覺技術,它包含了光學技術、計算技術、云計算、大數據、傳輸,很多技術集成在一起才產生了我們智能的效果。這也就決定了像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這樣一個產業,它是很長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