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調研行:柔性生產為何如此被看重
2016-11-25 23:22: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25日消息 (記者王建帆 蔣琦 傅蕾 堯遙)現在,一說到智能制造或者工業4.0,不少人認為就是工業機器人。但有分析指出,這類先進裝備的應用還只是表象。柔性生產才是智能制造的決勝點。
柔性生產,簡單來說就是一條生產線上能制造出滿足不同需求的產品。這是相對剛性生產來說的,剛性生產制造出的都是批量、標準化的產品。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是我國軌道交通裝備的“領跑者”,公司軌道交通智能制造項目負責人易衛華說,柔性生產是未來制造業的趨勢,但面臨的挑戰不小。
易衛華:現在我們市場差異化的要求越來越高,比如你買個iPhone,你想買土豪金的,他想買粉色的,每個客戶想要的顏色不一樣,以后甚至對軟件版本的要求都不一樣。個性化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會帶來一個矛盾,對生產線的要求越來越高。
那么,該如何解決流水線批量化和柔性化的矛盾呢?易衛華說,他們采取“人機結合”的方式。
易衛華:就是利用人的靈活性,人的靈活性是什么?就是四肢。然后利用電腦的特點,就是它的邏輯性強,能夠防錯,一致性高。
這時候,記者才注意到,眼前這條“國內首條軌道交通的智能制造生產線”,并非想象中滿是四處揮舞的機械臂。相反,除了一些全自動工序,大部分工位上都有工人操作。易衛華舉了個例子。
易衛華:你看這里有很多螺釘槍,打的時候它其實是電腦在控制。原來的時候,這里用什么螺釘、用什么螺釘槍,完全是靠人控制的。但是如果用人機結合,其中的力矩控制、包括采集都是電腦控制的,到哪里打、怎么打都會采集的。但如果全自動化的話,做開發、生產的靈活性又喪失了。
除了“人機結合”,也有分析指出,柔性生產的另一重要途徑是大數據。因為企業可以通過大量的數據采集、分析,更快地找準市場,讓消費者介入生產、服務過程。數據顯示,未來十年,全球在工業物聯網上的投資將達幾千億美元,制造巨頭像德國大眾和日本日立公司都已斥巨資進行專項研究。
在國內,不少制造企業正在搶灘布局工業物聯網。以工程機械制造商三一集團為例,公司打造了我國最早的工業物聯網平臺。這個系統通過傳感器等終端,能實時采集產品的位置、溫度、工作狀態等信息。基于這些數據,三一可以有針對性地改進裝備制造工藝、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等。
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賀東東:我能夠知道每個市場的市場熱度,對指導我們做銷售預測、做生產預測就會有很好的幫助,而且它不同型號、不同產品的使用趨勢的變化,會幫助我們判斷哪些產品在未來做重點開發,哪些是要減少的。
編輯:王文偉
關鍵詞:中國;制造;柔性生產
"中國著名品牌"起底:只要五千八 "名牌"拿回家,“中國著名品牌”的金色牌匾懸掛在一家制衣企業的榮譽欄中,頒獎單位為“中國名牌產品培育委員會”、“中國品牌調查統計中心”。中國名牌產品培育委員會工作人員表示,“中國著名品牌”認證的查詢應該在其網站進行,而非在工商部門或是質量監督部門網站進行查詢。
2016-11-25 11:40:00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昨天在日內瓦發布報告稱,2015年中國專利申請量首次在單一年度內超過100萬件,推動全球專利申請量創下新高。 中國正快速提升自己的整體創新實力
2016-11-24 18:19:00
2016年中國職工福利保障指數(CEBI)昨天發布。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中國職工福利保障指數為70.4,整體處于“基礎水平”區間的中間位置。
2016-11-24 15:26: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