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22日消息(記者 宓迪)10月21日,央行發布公告稱,近日,人民銀行相關分支機構依法對部分金融機構侵害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行為立案調查,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有關規定,分別對農業銀行吉林市江北支行、中國銀行石嘴山市分行、建設銀行德陽分行、建設銀行婁底分行、建設銀行東營分行、建設銀行建德支行及相關責任人予以警告并處以罰款。

  多家銀行被重罰

  記者關注到,根據央行銀川中心支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因中國銀行石嘴山市分行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監管部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第九項,對其作出了罰款411萬元的處罰。

  (圖源于央行網站)

  而根據21日披露的央行德陽中支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顯示,建設銀行德陽分行因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被監管部門罰款1406萬元。

 。▓D源于央行網站)

  此外,建設銀行婁底分行同樣是因為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被監管部門罰款533萬元。

 。▓D為相應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

 。▓D為相應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

  而根據央行東營市中心支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建設銀行東營分行被監管部門處以罰款514萬元。

  央行公告表示,人民銀行在依法作出行政處罰的同時,約談相關金融機構,責令其立即整改。相關金融機構高度重視檢查中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聚焦具體問題,進一步規范個人信息管理機制,并對有關責任人員進行了嚴肅問責。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進一步強化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監管和反洗錢信息保密工作,督促金融機構履行主體責任,持續完善有利于保護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和落實《反洗錢法》信息保密要求在內的各項金融消費者權益機制,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長遠和根本利益。

  央行支“七大招”:保管好身份證件、銀行卡等

  近年來金融信息安全越來越得到重視,應如何保護自己的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央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在答記者問中表示,消費者金融信息,一般包括個人身份信息、財產信息、賬戶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及其他反映特定個人某些情況的信息。這些重要信息一旦泄露,可能導致金融消費者自身以及家人、親友的精神、名譽、財產遭受損害。

  上述負責人稱,金融消費者保護自己的消費者金融信息安全,重點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保管好身份證件、銀行卡、銀行(支付)賬戶等,不要轉借他人使用;二是切勿向他人透露個人金融信息、財產狀況等基本信息,不要隨意在各類線上線下渠道留下個人金融信息;三是盡量親自辦理金融業務,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辦,謹防個人金融信息被盜;四是提供個人身份證件復印件辦理各類業務時,要在復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五是不要隨意丟棄刷卡簽購單、取款憑條、信用卡對賬單等,及時銷毀作廢的金融業務單據;六是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手機短信、郵件和不明鏈接,不要隨意掃描來歷不明的二維碼,謹慎使用公共WIFI、免密WIFI;七是發現個人金融信息泄露風險,要及時聯系公安等部門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