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8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6月8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會。財政部副部長鄒加怡在發布會上表示,海南將在2025年全島封關運作之前率先對部分進口商品實施“零關稅”,同時,大幅放寬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免稅購物的額度從現在的每人每年3萬元提升到每人每年10萬元。
鄒加怡表示,“零關稅”是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制度設計,具體說就是分步驟、分階段的實施以“零關稅”為特征的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零關稅”政策的早期收獲就是在2025年全島封關運作之前率先對部分進口商品實施“零關稅”,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
具體而言,海南將對以下四類產品實施“一負三正”的“零關稅”清單管理:
一是生產設備。對企業自用的生產設備實施“零關稅”負面清單管理。
二是交通工具。對島內用于交通運輸、旅游業的船舶、航空器等交通工具,還有游艇,實行“零關稅”的正面清單管理。
三是原輔料。對于島內用于生產自用或者是開展“兩頭在外”模式的出口加工所消耗的原輔料,實施“零關稅”正面清單管理。
四是居民消費品。對島內居民消費的進口商品,實行“零關稅”正面清單管理,允許島內居民免稅購買。
此外,“零關稅”政策的早期收獲還包括:大幅放寬離島免稅購物政策,免稅購物的額度從現在的每人每年3萬元提升到每人每年10萬元,并且在現行38類商品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免稅商品種類;支持海南發展會展經濟,開展國際交流,研究出臺對國家級展會的境外展品在展期內進口和銷售的免稅政策。
鄒加怡指出,“零關稅”政策的早期收獲內容豐富,覆蓋了海南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受益主體既包括企業等生產者,也包括居民、游客等消費者。從支持的行業看,既包括物質生產型企業,也包括服務型企業。從商品范圍看,既包括大型生產設備和交通工具,也包括居民日常生活使用的消費品。
“等到條件成熟,于2025年實施全島封關運作之后,海南會在簡并稅制的基礎上,對進口征稅商品目錄以外的所有進口商品免征進口關稅。這就是實現‘零關稅’的最終制度安排。”鄒加怡表示,未來,海南將制定“一負三正”四張清單,在制定四張清單時會重點支持高新技術、生態環保和有海南特色的產業,不斷夯實海南實體經濟發展的產業基礎。同時,也會根據海南的實際情況來對“一負三正”的清單進行動態調整。總體上要逐步的縮短負面清單,不斷擴大正面清單,不斷釋放“零關稅”的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