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6家銀行迅速回應App隱私政策違規 金融科技專家提6條措施補“漏洞”
近期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在“凈網2020”專項行動中通過互聯網監測發現,多款違法、違規有害移動應用存在隱私不合規行為,違反《網絡安全法》相關規定,涉嫌超范圍采集個人隱私信息。包括6款銀行類App被點名。
記者發現,截至昨日上述被點名App中,除一家表示在點名之前便已完成版本更新并完善了隱私條款外,其余5家均進行了整改,并在規定指導下完成了隱私保護內容的更新和完善。銀行App因隱私問題“上頭條”已屢見不鮮,但一向合規在前的銀行為何會頻頻觸犯用戶隱私政策?監管如何跟上技術的快速發展值得深思。
中國人民大學未來法治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楊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用戶隱私及數據信息安全是我國金融消費者保護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個人隱私安全一直是監管的側重點。從國際范圍看,我國法律文本對于個人隱私的保護力度也是數一數二的,但是囿于技術的快速發展,各類隱私信息的呈現方式多樣,社會不同群體對于隱私的界定以及認知存在較大差異,一刀切監管很明顯無法適應我國現狀。”
隱私安全問題持續被關注 金融類App整改力度不減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這6款App被點名后,相關銀行反映迅速。其中,有3家銀行在發布當天便更新隱私政策。其中被點名的一家股份行表示,已經在第一時間與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聯系,在其指導下現已修訂完善了用戶隱私條款并更新,并對手機銀行客戶端App程序進行了優化。客戶可以照常安全使用該行手機銀行客戶端。
另一家被點名的城商行表示,結合從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了解到的情況,認真自查整改,上線了新版App。其中,增加了對隱私政策獲取權限的說明,補充了應用場景的描述,對重點部分進行了標注。同時,客戶首次登陸時將對隱私政策作出彈窗提示。
最后一家銀行于1月16日更新了隱私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某股份行的公告,在被點名前便對隱私政策進行了完善并更新了版本。該行公開回應稱,經第一時間溝通排查,確認是手機銀行(5.12版)存在部分隱私條款有待補充完善之處。為嚴格落實監管機構關于客戶隱私保護的要求,該手機銀行最新版本(5.2版)更新了隱私政策,進一步完善了攝像頭、位置等客戶信息相關內容,明確了設備權限使用場景以及獲取客戶信息范圍和使用目的,以上優化舉措旨在提升客戶體驗。
防范金融類APP侵犯隱私 六大措施加強保護
近兩年來,金融類App一直是用戶隱私違規的“重災區”,監管部門也多次發文強調用戶數據的規范使用。去年12月份,國家網絡安全通報中心通報有100款違法違規采集個人信息的App被查處,其中多款金融,銀行App赫然在列。當月30日,國家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行為認定方法》(以下簡稱《認定方法》),明確了六大違規行為。
首信云技術有限公司企業云事業部經理趙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實近兩年來政策方面已經開始高度重視互聯網的隱私安全問題。相信未來幾年內,App隱私合規將會成為整個產業關注的焦點。所有企業和機構都必須要深刻理解App隱私保護的相關合規要求,不然一旦因為違規被下架就會損失慘重,還會給品牌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另外,合規是商業銀行的重要經營基礎,而在被爆出隱私政策違規的App中頻現銀行身影,其背后是更加待完善的金融業隱私相關政策。
楊東認為,為保護金融消費個人信息和數據安全,防范金融類App對個人隱私安全的侵犯,可采取以下6條措施:首先,明確信息保護范圍。其次,確定信息收集的方式,為直接收集方式或協議收集方式。第三,規定信息權人所享有的具體權利。第四,嚴格把控信息應用環節。第五,完善信息權受傷害時的救濟制度。第六,重視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帶來的制度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