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數條重磅舉措集中落地 外商投資利好加速釋放
自貿區自貿港領頭 2020年對外開放再升級
我國對外開放再啟新征程。2019年12月31日,《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全文公布,并與《外商投資法》、《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等多部重要法律法規于2020年1月1日同步實施,共同構成我國法制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支撐。在此基礎上,我國還在醞釀更多開放升級舉措。《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我國將繼續壓減負面清單,增補鼓勵目錄,通過“一減一增”,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值得注意的是,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作為開放的前沿陣地,正在加快制度改革的先行先試,為更多開放舉措落地探索鋪路。
從年初審議通過的《外商投資法》,到年中發布的全國版和自貿試驗區版兩張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和2019版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再到前不久出臺的《進一步做好利用外資工作意見》(國發23號文)、《外商投資法司法解釋》以及新鮮出爐的《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2019年我國在擴大開放上動作不斷。
“總的來看,與前幾年相比,2019年是我國自主開放舉措最多、開放力度最大、開放層次最深的一年,形成了擴大開放、吸收外資的‘組合拳’,有力穩定了外商投資信心和預期,有效保障了全年穩外資目標的實現。”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會議媒體吹風會上,商務部外資司司長宗長青如此表示。
記者在吹風會上了解到,2019年以來,商務部牽頭組織全國性涉外法規清理,全國修訂和廢止與外商投資法不符的法規規定400多部,為外商投資法順利實施提供了保障。其中,僅商務部就廢止了與外商投資相關的部門規章8部、規范性文件56件。
在2019年12月31日當天,商務部發布了廢止《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的若干規定》《外商投資企業自動進口許可管理實施細則》《外商投資礦產勘查企業管理辦法》等數條法律法規的決定。同日,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新版《外商投資信息報告辦法》,引導外國投資者及外商投資企業便捷、準確報告投資信息。
隨著一系列開放舉措接連落地,有力穩定了外商投資信心和預期,有效保障了全年穩外資目標的實現。宗長青表示,據統計,2019年1-11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845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0%,預計全年按人民幣計增長5%左右。其中,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722個,增長15.5%。
值得注意的是,自貿試驗區成績尤為顯著。商務部自貿區港司司長唐文弘介紹,2019年1-10月,原12家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約21.7萬家、外資企業5123家;實際利用外資1083.9億元人民幣,進出口總額3.2萬億元人民幣。“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實現了占全國14.4%的外商投資和12.5%的進出口,為穩外貿、穩外資作出了積極貢獻。”唐文弘說。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全球跨國投資總量仍處較低水平,引資競爭日益激烈,穩外資不確定性增多。面對復雜的國際環境,更大力度、更深層次的改革開放才是我國發展的根本出路。而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作為我國開放的前沿陣地,也將承擔起更多先行先試的任務。
對于接下來具體的開放舉措,各部門已開始部署。宗長青透露,我國還將繼續壓減負面清單,增補鼓勵目錄,通過“一減一增”,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此外,還將建立健全外商投資服務體系和外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有效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
作為擴大開放的“壓力測試區”,自貿試驗區正在負面清單制度上醞釀更大突破。唐文弘表示,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壓減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在自貿試驗區探索建立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在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方面加大探索,為實現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積累經驗。
對于備受關注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唐文弘透露,海南自由貿易港將突出投資自由和貿易自由,實施市場準入承諾即入制,完善產權保護制度,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實施更加開放便利的人員出入境和停居留政策,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殊稅收制度,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監管標準和規范制度。
“當前,我國正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轉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更加注重制度性、結構性安排。”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推動制度型開放,就要把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作為政府治理變革的重要導向。
遲福林指出,近幾年,我國營商環境明顯改善,全球排名明顯上升。不過,我國仍有部分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推動制度型開放,需要在營商環境上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補齊短板。比如,以減稅降費為重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下調或取消各種費用;全面實施企業自主登記制度與簡易注銷制度,取消企業一般投資項目備案制,全面推行“最多跑一次”。(記者 王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