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共有534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全年業績預告。其中有262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49.06%。

  從行業分布看,化工、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和電子等四大行業上市公司數量排名居前。業內人士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今年行業景氣度回升,而去年業績基數較低。在當前業績主導行情的背景下,業績增長較好公司可能會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多家公司預計凈利大增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在上述262家公司中,業績預增121家、續盈9家、略增61家、扭虧71家。預計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倍(包含等于1倍)的上市公司有108家,其中5家超過10倍、8家超過5倍、17家超過2倍、78家超過1倍。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在業績預喜的公司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營業收入增加以及依靠主營業務等因素推動了業績增長。

  以大慶華科為例,公司10月30日披露的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900萬-5800萬元,上年同期虧損288萬元。報告期內,公司科學組織生產,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持續推進提質增效,加大技改力度,推動新建改建項目開工建設。目前,公司生產運行平穩、銷售情況良好,前三個季度經營業績良好,預計公司2019年度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

  康力電梯此前發布公告稱,公司預計2019年凈利潤2.4億-2.6億元,同比增1443.63%-1572.26%。業績增長原因是,公司在手訂單轉化率提高,營業收入有所增加,規模效應增加;營銷管理加強,成本控制且原材料價格較為平穩,毛利率略有恢復。

  四大行業相對集中

  從行業來看,上述262家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化工、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和電子等四大行業,分別為28家、27家、24家及23家。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四大行業在今年業績出現較大幅度回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去年業績基數較低,再加上今年這些行業景氣度有所回升,從而帶來同比業績較大幅度增長。在當前業績主導行情的背景下,業績增長較好的公司可能會有比較好的投資機會。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表示,今年以來,上述四大行業業績排名靠前,貫穿其中的共性是技術和需求的驅動。其中,機械設備、電子行業明顯受高技術驅動,化工行業受供需關系影響,電氣設備行業兼具需求和技術的屬性。這些都從根本上反映了我國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升級的方向,成為當前帶動經濟增長、平滑經濟波動的有效方式,也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基調一脈相承。

  華安證券認為,化工行業方面,自2015年我國啟動供給側改革以來,化解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持續進行。化工行業小企業數量眾多、污染嚴重,成為供給側改革的主攻領域之一,疊加環保督查因素,供給在短時間內持續收縮,而需求相對穩定,供需錯配,使得化工產品價格指數穩步上漲,上市公司業績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