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人民日報社旗下《國際金融報》主辦的“第二屆CSR先鋒論壇暨企業社會責任頒獎典禮”在北京人民日報社舉行。中天國富證券有限公司(簡稱“中天國富證券”)憑借貴州省安順市紫云縣棕櫚樹產業扶貧項目榮獲 “2019年度精準扶貧企業”。
本屆論壇以“益心向善·永續中國”為主題,旨在體現和表彰企業在追求經濟利益之余,兼顧承擔社會責任的使命,以商業為善的精神,為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解決方案,創造共享價值,實現“兩山論”精神。
家門口的“金山銀山”
中天金融集團旗下中天國富證券產業扶貧項目——貴州省安順市紫云縣棕櫚樹種植項目就是實踐“兩山論”的典型案例,也是中天國富證券在產業扶貧方面的里程碑。
貴州省安順市紫云縣為中天國富證券的對口幫扶縣,也是貴州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為響應國家及貴州省政府對于脫貧攻堅戰的號召,中天國富證券作為貴州本地金融機構,通過對紫云縣的實地考察、調研、以及對當地土壤、氣候、經濟作物生長環境等方面優劣勢的判斷,因地制宜地選擇棕櫚樹作為經濟作物在紫云縣進行廣泛種植。
紫云縣棕櫚樹種植項目于2017年末開始實施,該項目由中天國富證券出資,通過購買棕櫚苗木無償提供給紫云自治縣12個鄉鎮群眾栽種,并委托安順黔棕農業旅游文化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項目公司”)進行實施和指導,通過在紫云縣建立棕櫚基地的方式,連續三年投入資金建設精準扶貧項目。
此次產業扶貧,中天國富證券首期出資400萬元購買約124萬株苗木,并巧妙利用農戶自家門口的耕地進行種植,同時解決了耕地浪費及開墾荒地問題,種植面積近6500畝。項目通過政府設立由不同層級領導組成項目領導小組,以組織為紐帶,確保棕櫚樹種植“有人抓、有人管”;同時以企業為龍頭,將優質的原材料供應商、技術指導團隊整合成專項扶貧行動組,對棕櫚樹產業產品,如棕板、棕絲等,進行保底收購;并以農民為主,村集體擁有林木所有權,縣鄉或村合作社擁有經營權,以貧困戶為主體的入股農戶享有收益權,幫助農民變股民、變員工,真正實現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
在棕櫚樹種植過程中,中天國富證券全程關注棕櫚樹種植情況和農戶收益,督促項目公司提供“樹苗進戶、技術上門”的棕櫚樹種植管護技術的指導,提高苗木存活率,降低農戶風險,保證農戶能從中獲益。由于棕櫚樹種植的經濟效益高于本地人外出打工的收入,該項目吸引了部分在外打工的農民在棕櫚樹種植和收割期回鄉務農。
除紫云縣外,棕櫚樹項目在安順市關嶺縣和鎮寧縣同步展開,三縣棕櫚樹項目已成功幫助當地300多戶貧困戶脫貧。隨著產業扶貧項目的推進,迅速增加的棕櫚樹面積有利于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提高土地沙漠化治理力度,并帶來景觀效應,發展當地農旅產業,對推動產業深度融合和農村經濟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產業扶貧 助力貴州脫貧攻堅
中天國富證券作為貴州首家民營券商,將資本市場力量和企業社會責任相結合落實到了實處,尤其是在響應和落實脫貧攻堅工作中。自2016年中天國富證券將注冊地遷至貴陽以來,在控股股東中天金融集團的統一部署下,切實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扎實推進脫貧攻堅任務,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公司在貴州地區展開的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公益扶貧、智力扶貧、以及有選擇性和針對性的開展金融講座等諸多扶貧手段,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積累了深遠的、可借鑒的、可復制的經驗。
中天國富證券于2017年開始開展“一司一縣”結對幫扶,其幫扶的鎮寧縣已成功脫貧出列;在赫章縣計劃共捐資億元,用以建設寄宿制小學、幼兒園、衛生院等設施,并將在明年底前投入使用;在紫云縣、鎮寧縣、和關嶺縣展開的棕櫚樹種植項目,將貧困農戶的經濟效益、綠色資源的社會效益、服務區域經濟的潛在效益相結合,獲得了良好反響。
中天國富證券認為,在扶貧過程中,資金的需求固然重要,但“輸血”的同時更要“造血”,如何最大限度發揮好公益資金,使其成為“種子基金”,并帶動可持續性扶貧產業的發展,是企業幫扶過程中需要不斷探索和求實的經驗積累。
作為服務區域經濟的金融機構,如何在如紫云縣這樣缺少良好金融氛圍的地區展開金融業務及幫扶工作不僅是中天國富證券在脫貧攻堅戰役中需要考慮的問題,也是在未來逐步打開全區域金融需求的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扶貧工作正是證券公司深入縣市、普及金融知識和激發金融需求的切入點。通過扶貧工作,證券公司能與當地政府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利用專業優勢幫助地方政府梳理債權債務,利用資源優勢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引入源頭活水。同時,證券公司亦能借此機會積極引導和幫助當地中小企業的發展,通過企業發展提高稅收貢獻、增加就業人口,從市場經濟層面上帶動當地發展,達成多方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