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專欄一以“正確看待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變化”為題,稱不能簡單套用國際經驗通過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來判斷貨幣政策取向,“短期要看超額準備金率的變化,長期關鍵要看法定準備金率對銀行貨幣創造能力約束的變化”。

  《報告》表示,當前中國仍實施常態貨幣政策,法定準備金率是使用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雖然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規模增長放緩甚至可能下降,但降準放松了流動性約束,增大了貨幣創造能力,與國外央行量化寬松結束后一度進行的“縮表”有本質區別。

  西南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楊業偉表示,美聯儲資產規模擴張對應貨幣投放,收縮對應收緊。但對我國而言,雖然收縮也會回籠貨幣投放,但人民銀行會通過存款準備金率調整等其他方式對沖。因此,今年雖然基礎貨幣沒有投放,資產負債表沒擴張,但由于降準等原因,貨幣乘數提升,所以總體上并未收緊。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范若瀅認為,判斷貨幣政策取向,主要看存款準備金和貨幣乘數。存款準備金來看,今年以來央行儲備貨幣整體保持穩定;從貨幣乘數來看,今年以來,我國貨幣乘數明顯上升,從去年底的5.52升至今年10月底的6.51。

  范若瀅表示,中國人民銀行“縮表”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收緊。歷史上中國人民銀行“縮表”也并不存在與貨幣政策收緊的直接關系,2007年和2010年-2011年的兩輪貨幣緊縮時期并沒有伴隨央行“縮表”,而2011年和2015年央行“縮表”期間銀行流動性并未有收緊跡象。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陶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較長時間維度看,中國在加入WTO后出口增加,央行的外匯占款快速增加。在此階段,央行主要通過提高法定準備金率等措施以對沖流動性。而近幾年,外匯占款減少,被動的貨幣投放也減少,央行采取降低準備金率等方式以增加流動性。

  《報告》表示,央行資產負債表受季節性因素影響較大,財政收稅和支出、現金投放和回籠,都會引起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變化,因此觀察個別時點的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并無太大意義。

  范若瀅認為,存款準備金僅是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負債端的項目之一,政府存款等其他項目的減少同樣可以達到“縮表”的效果,不能以個別月份資產負債表的波動看貨幣政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