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入市“松綁”再度迎來利好政策。繼年內銀保監會兩度表態正在研究提高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監管后,證監會日前也表示將“推動放寬中長期資金入市比例和范圍,希望社保基金、保險機構繼續發揮專業優勢”。業內人士預計,伴隨近期金融監管高層密集“喊話”,包括拓寬保險資金入市比例在內等多項鼓勵中長期資金入市的實質舉措將加速推進,備受關注的險企權益投資比例提升細則或率先于年內落地。據接近監管層人士消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銀保監會或采取分類監管原則,對不同公司采取差異化監管。
由于資金體量龐大、負債周期較長,險資動向始終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今年來,監管層已從多個方面為促進保險資金入市,發揮險資在股票市場中機構投資者的作用打開“閘門”,監管重點也由規范險資舉牌轉向引導險資加大對權益類資產投資。6月,銀保監會表示“正在積極研究提高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的監管比例事宜”;7月,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支持險資投資科創板股票,并考慮在審慎監管原則下,賦予保險公司更多的投資自主權,進一步提高證券投資比重;9月金融委第七次會議和證監會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座談會,均提及“推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
“保險資金作為長期資金有助于提振市場,起到平抑市場波動的效果,對股票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龍表示。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保險資金投資股票規模占據A股市值的3.1%,是繼公募基金后的第二大機構投資者。目前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比例的上限是30%,行業實際運用比例為22.64%,還有一定空間。不過亦有部分險企權益投資比例已逼近30%的上限,多位機構人士預計,下一步金融監管層或將比例提高至40%。
此前據長城證券測算,如果權益投資比例提升至40%,理論上將給市場帶來萬億增量空間。莫尼塔宏觀研究報告綜合考量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保險公司增加權益投資意愿以及投資對象為股權還是股票等因素后,預計險資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提高將為A股帶來7000億至8000億元的增量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