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挖“科技+金融” 四季度險資傾向小范圍調倉
保險機構對A股上市公司調研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長線資金最青睞的投資領域及最新投資動向。數據顯示,8月以來,78家保險公司及保險資管公司對上市公司調研269次,調研上市公司數量達262家。其中,“中小創”類企業近200家,成為保險機構重點關注對象。從行業情況看,半導體、電子元件行業為保險機構集中調研領域。
多位險企人士表示,市場將呈現結構性牛市,險資四季度更傾向小范圍調倉,“科技+金融”可能是短期“進可攻,退可守”的最佳選擇。
科技題材成主線
“險企近期頻繁調研與四季度險資選股做準備有關。”多位險企人士表示,由于四季度市場指數可能仍處于震蕩區間,個股表現存在較大差異,對市場投資和個股研判能力提出較高要求。
數據顯示,8月以來,從被調研公司所屬行業看,半導體產品、電子元件行業“露臉”次數明顯高于其他行業。此外,電子設備與儀器、信息科技咨詢與服務、通信設備、應用軟件、食品零售、食品加工與肉類也是被調研頻次較高的行業。
從每家保險機構關注度最高的個股中,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兆易創新、匯川技術、廣聯達、圣邦股份、涪陵榨菜、科達利、精測電子等最受關注。同時,天齊鋰業、石基信息、好想你、視覺中國、中順潔柔等也收獲不少關注。
從險企對上市公司調研積極程度看,位列榜單前三名的中國人壽養老保險、中國人壽保險、平安養老保險調研次數分別為21次、19次、16次。除大型險企這類調研主力,參與調研的保險機構類型呈多元化趨勢,中小險企和外資險企表現較為活躍。
“機構示愛后,漲勁更足”的態勢也在呈現。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發現,不少個股在被保險機構調研后股價表現向好。北京某大型保險公司投資總監說,從近期險企調研情況可看到,險資看好的是流動性好、估值偏低、盈利穩健且具有較高股息率的藍籌股。目前,險資持股比例超過5%的公司數量接近50家。大型保險集團普遍重倉股票個數較少,持有時間較長,在選擇上偏向于高股息個股。中小型保險公司不僅重倉個股數目較多,而且持股比例普遍偏高。
以動態調倉為主
多位險企人士表示,對以中長期投資為主的險資而言,四季度可能出現小范圍調倉。
華北地區某中小型保險公司投資總監表示,在市場波動時需調整板塊配置,但加減方向不同,在看好的公司下跌時要加倉,在估值過高的公司上漲時要減倉。險資總體倉位預計不會有大變化,以動態調倉為主,在適度兌現收益同時逐漸增加組合的防御性。
川財證券分析師楊歐雯認為,四季度市場投資延續三條主線:一是績優成長,對于業績確定性強的優質成長股仍有較高偏好;二是高端制造,主要是受政策引導的自主可控相關的芯片、5G、國產軟件、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三是資本市場對外開放背景下金融基礎建設相關題材,包括金融IT等。
“沿著市場投資主線,險資配置的電子、計算機、通信等板塊中的龍頭標的四季度仍可能有較好表現,而消費、醫藥板塊標的績優標的四季度具備增長潛力。”前述華北地區中小型保險公司投資總監表示,科技板塊預計在消化短期過快上漲后會延續龍頭慢牛走勢,但震蕩會加大。臨近四季度,大消費板塊在估值切換和機構調倉以及外資持續流入背景下會表現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