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聚焦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一系列新論斷、新舉措。如何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實施鄉村振興的總要求和著力點又在哪里?經濟日報記者專訪了農業部部長韓長賦。
把農業農村發展擺上優先位置
記者: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了全面部署。如何理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
韓長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出發、著眼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決策。會議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總動員。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有鮮明的目標導向,又有現實的問題導向。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現,必須解決好。雖然我國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在變小,農民在減少,村莊也在減少,但現實的國情是,農村還有約6億人,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沒有變、農民是最值得關懷的最大群體的現實沒有變、農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沒有變。如果說在決勝全面小康階段,我們要消除絕對貧困;那么在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國階段,就要縮小城鄉差別。
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也很多:農產品供給的數量和質量不平衡,農業的質量發展不充分;農業生產的規模與效益不平衡,農業的效益實現不充分;農業的生產與生態功能不平衡,農業的生態功能發揮不充分;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利用不平衡,農業國際市場和資源作用發揮不充分;各類經營主體發展不平衡,小農戶分享農業現代化成果不充分。這些問題如果解決不好,鄉村振興就不能順利實現。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給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帶來重大戰略機遇。會議在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的同時,鮮明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這是重大原則,也是重大方針,是順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保障。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在干部配備、要素配置、資金投入、公共服務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真正向“三農”傾斜。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
記者:中央對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20字的總體要求。與以往相比有何不同?其重點又在哪里?
韓長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為新時代農業農村改革發展描繪了光明前景、指明了努力方向。
實現鄉村振興,不僅要經濟振興,還要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的全面振興。這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農業農村領域的具體體現。相較于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20字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20字總要求,更加注重促進鄉村整體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宏觀版,內涵更豐富了,部署更明確了,要求也更高了,體現了時代的進步,回應了群眾的期待。
產業興,百業興。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推進鄉村振興,要把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放在首位,緊緊圍繞產業興旺下功夫,做大做強高效綠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業、鄉村服務業、鄉土特色產業、鄉村信息產業,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要從農業內外、城鄉兩頭共同發力,探索促進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的有效政策措施,進一步調動城鄉兩個積極性,大力培育鄉村生產經營管理人才,激發農村創業創新活力,增強農民就業增收能力,提高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為實現鄉村繁榮、農民富裕提供物質條件,并在產業發展進程中促進其他方面發展。
記者:今后各級農業部門應如何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韓長賦:當前,農業農村經濟的基礎條件和主要矛盾發生了深刻變化,運行機制和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業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應該說,“三農”高質量發展體現在多方面,包括產品質量高、產業素質高,經營效益高、農民收入好,發展方式優、生態環境美。人民群眾對農業發展有了新要求,我們不僅要提供優質安全的農產品,還要提供清新美麗的田園風光、潔凈良好的生態環境。這種轉變是大勢所趨,也倒逼必須加快轉型升級。
適應新形勢,今后一個時期農業農村經濟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優化農業產能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推進改革創新、科技創新、工作創新,大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大力發展新主體、新產業、新業態,大力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
落實這一總體思路,關鍵是實現工作導向的重大轉變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調整。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的思想觀念、方式方法、政策措施、資源配置等都要隨之進行調整,唱響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主旋律,提高農業質量效益競爭力,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具體舉措包括:堅持質量第一,推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堅持效益優先,促進農業競爭力提升和農民收入增長;堅持綠色導向,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堅持市場導向,著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
改革和創新是兩大動力
記者: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動力來自哪里?下一步如何推進農業農村改革創新?
韓長賦:新時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依靠改革和創新兩大動力。一方面,要堅持不懈推進農村改革。5年來,黨中央對農村改革作出了長遠性戰略性制度安排,下一步關鍵是抓落實,盡快釋放改革紅利;另一方面,要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圍繞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制約,加快構建適應新階段農業發展要求的技術體系。
要抓好農村改革各項任務落實。當前農村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土地制度、集體產權制度和農墾改革三項改革。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重點是抓緊研究制定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的政策,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基本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要全面開展清產核資工作,繼續擴大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多途徑發展集體經濟;深化農墾改革,堅持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方向,抓好農場分離辦社會職能改革和農墾土地確權。
要加快創新農業經營體系。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關鍵是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前不久,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了扶持新型經營主體的政策措施,送給新型經營主體一個“大禮包”。要緊盯政策落實,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支持他們參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規模經營,發揮引領作用。
要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與體制改革。農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調整科技創新方向與重點,重點優化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結構與布局。必須改革科技體制機制,激發農業科研和推廣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以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為抓手開展聯合攻關,推進科技人員分類評價和科技成果權益改革,大力推進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
此外,要創新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重點在支持農業綠色發展、經營風險分擔、金融支農、農民培訓等方面求突破。推動構建農業綠色發展支持保障體系,加快建立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制度。健全完善農民風險分擔機制,實施農業大災保險試點。創新金融支農政策,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激勵各類人才到農村廣闊天地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