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監管升級:一年百余張罰單近2500萬元罰金
聚焦·互金風云
易票聯支付有限公司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規定、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合計被處罰人民幣533.8萬元
■本報記者 李 冰
近年來,第三方支付機構為了搶占支付市場野蠻擴張,違法、違規等亂象頻現。與此同時,央行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處罰頻率和力度明顯加強。其中,以支付寶和微信兩大支付機構被罰最受關注,而央行對兩大巨頭的處罰也體現了整治第三方支付的決心。
隨著監管升級,大浪淘沙,支付牌照逐漸收緊。據零壹財經零壹智庫數據顯示,目前央行合計注銷了24張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有19張是在2017年注銷的。其中,9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因為違規不予續展,10家則是由于業務合并被注銷。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央行共開出94張罰單,遠高于去年,其中共包含67家支付公司,累計罰款金額約2468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 2月15日,央行廣州分行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易票聯支付有限公司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規定、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規定”,被沒收違法所得1779480.59元,并處違法所得2倍3558961.18元罰款,處罰合計人民幣5338441.77元。該公司成為繼去年通聯支付、銀聯商務、易寶支付后,又一家被罰百萬元的支付機構
罰單同比增3倍
單筆最高被罰533萬元
近日,央行再次開出6張支付罰單?ㄓ阎Ц丁⑸嫉轮Ц、深圳瑞銀、上海點陌趣、上海盛付通、通聯支付6家支付機構,均因銀行卡收單業務違規被罰。其中,卡友支付、上海盛付通被罰款6萬元,其他4家機構均被罰款2萬元。此次被罰的支付機構中,杉德支付曾多次被罰。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查詢央行相關處罰公告發現,杉德支付今年已收到4張罰單。1月18日,杉德支付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等原因被處以25萬元罰款,對該公司3名相關責任人員處以4萬元罰款;3月15日,因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被警告并處以59萬元罰款;9月5日,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被央行上海支行沒收違法所得34.91萬元,并處以罰款85萬元;12月7日,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制度規定,被處以2萬元罰款。
根據其官網資料顯示,杉德支付注冊資金34280萬元人民幣,由原上海杉德支付網絡服務發展有限公司與杉德電子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上海斯瑪特企業服務有限公司合并組成,專營第三方支付業務及相關軟件開發,杉德支付于2011年獲央行頒發《支付業務許可證》,獲準開展支付業務,并于2016年首批續牌成功。杉德支付主要業務有: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
零壹財經零壹智庫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2月20日,央行已經開出百余張罰單,約為2016年罰單數量34張的3倍。
可以看出,今年罰單頻次和范圍明顯高于去年。同時,本報記者發現,隨行付、杉德支付、銀盛支付等均成央行“罰單常客”。其中,隨行付頻繁因銀行卡收單業務被罰。
9月25日,央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發布行政處罰公告,隨行付內蒙古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法律制度規定,被責令限期改正,并處3萬元罰款;10月30日,隨行付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遭央行銀川中心支行行政處罰,罰款1.5萬元;11月9日,隨行付湖南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規定被處罰3萬元;11月14日,隨行付山東分公司因違反支付結算業務規定遭央行濟南分行罰款6萬元。
此外,2017年以來被罰的支付機構中,卡友支付、瑞銀信、盛付通都曾多次被罰。
網貸天眼研究員李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被處罰的支付公司,主要原因是違反支付業務規定,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相關規定,違反反洗錢相關規定等。
行業洗牌和整合
將不可避免
自2016年以來,央行對第三方支付的監管處罰頻率和力度明顯加強,第三支付機構的違規牌照注銷、違規受到巨額罰款等不斷見諸媒體。嚴監管和防風險已經成為央行對第三方支付行業監管的主基調。
投之家CEO黃詩樵則認為,第三方支付亂象主要是由于近年來互聯網理財平臺的繁榮,互聯網支付領域成為支付公司新的增長點,部分公司對于客戶沒有起到最基本的把關作用,導致普通老百姓遭受欺詐風險!般y行卡收單則涉及套碼、切機、二清等問題;另外還有一些諸如備付金挪用,用戶信息保護不善的問題等。”他認為,在監管逐步升級的主旋律下,預計還會有相當一部分存量機構也將被逐漸擠出第三方支付行業。
據前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央行分支機構對轄內支付機構已開出將近百張罰單。其中,央行上海分行開出罰單最多。
零壹財經相關研究人員稱,“今年,上海分行對支付機構開出36張罰單,處罰原因都是‘違反支付業務規定’!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1年4月底簽發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算起,在過去6年半的時間,央行總計發出了271張支付牌照。2015年8月份,央行注銷第一張支付牌照起,結束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只發不撤”的歷史。
據零壹財經零壹智庫數據統計,目前央行合計注銷了24張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有19張是在2017年注銷的。其中,9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是因為違規不予續展,另外10家則是由于業務合并被注銷。
“國內已經有一個較為完善成熟的支付市場,行業資源也逐漸向集中化的方向靠攏,就支付市場本身而言并不需要幾百家的支付企業,當前市場的牌照存量反而造成了市場的混亂”,黃詩樵表示,隨著監管層對第三方支付領域的強化監管和風險防范的持續,第三方支付市場的洗牌和整合將不可避免,央行也將逐漸加大對支付牌照的注銷力度,從而規范第三支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