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日本央行將2%的通脹目標的達成時間再次推遲,這已經是第六次后延時間窗口了。而實際上日本5月CPI僅為0.4%,與預期目標相去甚遠。同時,日本央行稱將繼續維持現行的超寬松貨幣政策。而與此前不同的是,此次日本央行將通脹難達目標的罪責推給了亞馬遜,這口大鍋該不該電商背?日本經濟的深層癥結在哪兒?全球收緊,日本繼續維持超寬松政策能有效刺激經濟么?央廣《王冠紅人館》財經報告為您深度解析日本“遙遙無期”的通脹目標。
2017年7月20日,日本東京,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記者會上講話。
一、聚焦——日本通脹目標又雙叒叕沒達成,已第六次推遲
7月20日,日本央行將日本2%通脹目標的達成時間從2018財年(即2019年3月份之前)推遲至2019財年(即2020年3月份之前),這已經是第六次推遲。另外,該行還下調了2017財年核心通脹預期至1.1%,此前為1.4%,下調2018財年核心通脹預期至1.5%,此前預期為1.7%。
同時,日本央行公布最新利率決議稱,維持現行貨幣政策不變,即維持對超額準備金-0.1%的利率,將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保持在0左右,維持年80萬億日元的資產購買規模,符合市場預期。
二、解析——日本通脹目標為何難達成?
世界各國都將通脹目標設定在2%左右,這是因為2%上下0.5%的范圍是一個既易于國民接受又能體現經濟活力的適宜的區間。然而日本央行在經歷數年努力和不斷推遲實現日期之后,6月30日,日本總務省發布數據顯示,日本5月份CPI為100.4,同比上升0.4%;經季調后,環比持平。
日本通貨膨脹率(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
在日本央行經濟季度展望報告中,上調了2017-2019財年的GDP增速預測,分別至1.8%、1.4%和0.7%。日本財務省公布最新貿易數據顯示,日本6月重回貿易順差,進出口持續強勁增長。出口同比增長9.7%,連續7個月保持增長,其中對中國出口同比大漲19.5%,對美國增長7.1%,對歐盟出口增長9.6%。另外,進口同比增長15.5%,高于預期值14.4%。
幾項數據表明,日本GDP增速超出了預期,出口表現也很不錯,同比增長9.7%,那么為何日本通脹數據始終上不來呢?那就只能是三駕馬車中的消費不給力了。
過去,日本央行將其未能實現通脹目標的原因歸咎于油價下跌。最近,油價已持穩,今年日本的物價指數已進入正值區間,實現微幅上升。然而,日本5月的核心通脹率(涵蓋除生鮮食品之外的所有價格)僅為0.4%,而這次日本央行勉強又找了新借口——電商+臨時工。
電商“背鍋”實屬冤枉
試圖尋找借口的日本央行官員稱,主要原因是很難改變日本消費者對于物價不會上漲的普遍心態。一位接近日本央行決策者的人士表示,亞馬遜幫助強化了這種心態。
在日本,電子商務在總零售額中的占比不到6%,但其對定價的影響可能要大得多,因為電子商務銷售額保持了每年8%-10%的增速,而總零售額卻基本持平。在美國,電子商務在總零售額中的占比為8.5%左右。
2016年,日本是僅次于美國和德國的亞馬遜全球第三大市場,該公司日本市場銷售額接近110億美元,而Zozotown等提供打折時尚產品的本地網站也在快速發展。
亞馬遜prime day購物節
亞馬遜可能有一些壓低物價的效果,但是其作用明顯被日本央行夸大了。中國電商無數,去年“雙十一”購物節一天就有178億美元的銷售額,如今女神節、618、造物節、雙11、雙12,幾乎月月都有電商的打折優惠活動,但中國的經濟依然保持著很好的活力。根據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9%,CPI同比上漲1.4%,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增長2.1%,此外,上半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8.6%。
這樣看來,日本央行將通脹目標未完成的鍋甩給亞馬遜等電商基本是沒什么道理的。
深層病理指向職場文化
日本央行21日在一份分析就業市場狀況的報告中稱,臨時工和正式工之間薪酬和工作條件的差距,是導致整體薪資和通脹在就業市場收緊的情況下仍未能上漲的原因。
二戰后,日本勞動力極度緊缺,企業由于懼怕勞動力流失,極力吸引員工,形成了終身雇傭制,也就是所謂的“正式工”,正式工工作穩定,基本上沒有“丟飯碗”的擔憂,而且享有許多福利。這種終身雇傭制已經根植于日本社會,而在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后,經濟衰退企業需要裁員,然而日本全社會對于裁員的抵觸程度比其他國家高得多,企業一旦裁員勢必會引來全社會的口誅筆伐,同時還要按照員工的工作年限給付高昂的退職金。因此,企業就開始大量的增加派遣制的非正規雇傭員工。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的正式工人數一直在下降,而派遣制員工數量則一路攀升。
日本正式員工與派遣制員工數量走勢
派遣制員工也就是“臨時工”,他們不屬于公司,所以即使被裁掉也不能得到補償,因此,如果企業遇到危機,臨時工是首當其沖會失去工作的。著名的勵志日本電視劇《派遣員的品格》中就有體現日本派遣制員工和正式員工之間由于待遇不同而激化矛盾的劇情。
《派遣員的品格》劇照
近年來,日本經濟狀況低迷,正式員工雖然工作穩定,但工資停滯,甚至還下降了不少,工薪階層無力消費,消費意愿大跌。據日本總務省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工薪家庭5月平均收入為42.15萬日元,實際同比減少1.7%,連續3個月減少。日本獨特的年工序列制薪酬制度,即薪酬與服務年限掛鉤,這種文化也不鼓勵跳槽,抑制了整體薪資和通脹隨就業市場收緊而升高。
老齡化不斷加深是通縮主因
日本社會嚴重的老齡化和極低出生率,使就業年齡的人越來越少。據統計,日本65歲以上的老人已經超過了25%,超過總人口的1/4。事實上,過去五年,日本人口減少了幾乎一百萬。2010年至2014年5年間,日本平均每1000名居民中僅有8個孩子出生。2015年,這一數據為8.34。
因此,日本就業市場已經收緊到自1990年代初的資產泡沫時期以來所未見的程度,企業很難吸引到人,不屬于企業的派遣制員工的薪酬則明顯上升。但是,即使派遣制員工薪酬上升,他們的頭頂始終懸著隨時被裁員的“達摩克里斯之劍”,無心消費。
“以不變為美”的民族文化
日本是全球為數并不多的民族非常單一的國家,民族單一當然有好處,比如文化向心力、國家動員和調動能力較多元化社會更強,但這也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封閉性。日本國民不喜歡任何變化,一切以不變為美。日本封閉的歷史時間太悠長,其封閉性更是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日本在幕府時期規定,人在區域之間是不能流動的,縣之間甚至村之間的人口都是不能流動的。
這種一切以不變為美的民族文化,不僅體現在“終身制工作”,也體現在“永不漲價的商品”。日本央行指責亞馬遜壓低了日本物價水平,不如思考一下遍布日本街頭20余年從不漲價的自動售貨機。
2016年,日本一國民級棒冰因25年來首次漲價10日元(約人民幣0.6元),公司專門拍了一條廣告,董事長帶領百名員工集體鞠躬90度向消費者道歉,還錄了視頻放到官網上道歉。實際上,這款棒冰自1981年發售時售價為50日元,10年后的1991年漲價10日元至60日元(約3.5元人民幣),此后這一價格延續了25年,至2016年才又漲價10日元至70日元(約4元人民幣)。
25年只漲6毛錢都讓日本人難以接受,日本CPI會漲才奇怪了,這種以不變為美的文化可以說從整個社會的思維方式上直接抑制了日本物價上漲,阻礙了了日本通脹目標的實現。
日本已進入“低欲望社會”
日本自泡沫經濟崩潰后,經濟始終低迷,國民資產縮水,消費欲望大減。而在經濟剛有起色又遭遇了海嘯地震和核泄露事故,導致日本經濟難以走出陰霾,經濟發展停滯。日本政府當然希望繼續做大蛋糕,但是對企業來說,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開源(擴大投資)的風險太大,最容易想到和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節流(減少成本)于是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個人不熱衷消費——企業利潤下降——裁員——個人更不愿意消費。
日本管理學家大前研一在 2015 年出了一本《低欲望社會》。在大前研一看來日本經濟長期萎靡不振,使得年輕人失去了消費欲望,這與日本現下流行的“年輕人遠離XX”的說法不謀而合。
遠離時尚、遠離喝酒、遠離買車、遠離結婚、遠離生子……當被問及最想干什么時,50% 的受訪者回答是“想要存錢”。如果僅僅是沒有物欲,如不追求奢侈品,能用就好,盡量節約,那還可以說是回歸消費理性,但其實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社會》還有個副標題,叫“胸無大志的時代”。
“低欲望”如同慢性病毒一般深入緊巴巴過日子的日本年輕人,沒有消費欲望,也沒有消費信心,經濟發展停滯所能帶來的影響比你想得還要大。安倍政權在 2015 年設立了“一億總活躍擔當大臣”,這個名字拗口無比的大臣主要干的就是促進社會活力,但要給死氣沉沉的社會注入活力又豈是設置一個新大臣就能管用的。
日本人不喜歡漲價,不熱衷消費,連年輕人也沒有購物欲望,常年的物價不變,國內消費需求持續低迷,勢必會導致日本經濟活力萎靡不振,國民收入減少,形成惡性循環。這是日本社會固有的問題,通過財政政策或貨幣政策恐怕都難以解決。
三、前瞻——全球收緊,日本延長超寬松政策有用嗎?
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以7比2的表決結果將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目標維持在零附近,將短期存款利率維持在-0.1%,符合之前預期。日本央行繼續承諾每年購買80萬億日圓政府債券,投資者將這項承諾視為日本央行對寬松政策是否堅定的依據,盡管實際購買規模已降至這一水平之下。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雖然通脹上漲預期被推遲,經濟及物價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日本經濟依然在良性運轉的軌道上,2%的通脹目標終將實現。
不過,當前有相當數量的分析人士認為,日本央行過于樂觀,其通脹目標在中期內很難實現。黑田東彥在2013年春季上任時曾承諾兩年內實現2%的通脹目標。他的任期將在明年結束。
美聯儲今年已經加過兩次息,而且還有在年內縮表的可能性,全球各央行都有針對性的調整政策,以抵御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所帶來的沖擊。然而,從去年9月至今,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幾乎沒有變化。即使是在全球“鷹風”陣陣的6月,日本央行在上一次議息會議非但沒有新動作,行長黑田東彥反而進一步強調,只有當通脹達到目標、且增長保持穩定之后才會討論退出策略。在全球央行逐步撤離大規模刺激的漫漫征途中,日本央行,很有可能將遠遠落后。
此外,盡管日央行一直強調,不達2%目標不收緊的姿態,但實際情況是在達成這個目標前,該央行就可能“無債可買”了。據日本財務省數據,截至今年5月,日央行持有的日本國債占比達43.4%。除了購買國債之外,日本央行還以每年6萬億日元的規模購買交易所的交易基金,日本交易所集團CEO清田瞭近日罕見地公開表示,日本央行人為地抑制了市場的波動,如果繼續購買,就意味著市場將持續扭曲。
四、總結
日本中期內難以達成2%的通脹目標,其經濟發展就像它的老齡化社會一般缺乏活力。這當然不是亞馬遜等電商惹的禍,而是其長年的經濟衰退和低迷、就業制度不合理和民族性格慣性等多重因素疊加而形成的。當前中國經濟正以中高速發展,消費市場充滿活力。但面對已經在快速退潮的人口紅利,我們更要以鄰為鑒,抑制泡沫經濟,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為未來可持續增長積聚新的增長動能和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央廣《王冠紅人館》節目及微信公號。
央廣《王冠紅人館》輿情課題組 朱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