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看似意外的逆襲:美聯儲啟動“減肥表”
2016-05-23 10:2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紐約聯儲近日發布公告,5月24日公開出售1.5億美元國債,5月25日和6月1日分兩次出售不超過2.5億美元MBS(抵押支持債券),有觀點認為,這是美聯儲對資產負債表“減肥”的強烈信號。
之所以有這樣的預期,一、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從2007年初的8800億美元膨脹至如今的4.47萬億美元,確有“減肥”必要;二、紐約聯儲負責管理美聯儲資產端的SOMA(公開市場操作賬戶),而國債和MBS是SOMA中體量最龐大的兩類資產(共計4.26萬億美元),容易產生紐約聯儲先行,美聯儲隨后的預期。
但是,有三點應該注意。
一、此次紐約聯儲的聲明很清楚地界定了這次行動的目的,“是一次技術性的測試”,“不應解讀為貨幣政策方向的改變或暗示”。換句話說,當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方向依然是加息。事實上,這樣的技術性測試在2013年已經有過。
二、從體量上看,此次出售的1.5億美元國債和2.5億美元MBS,相對于目前美聯儲資產端SOMA中2.4萬億美元國債和1.86萬億美元MBS的體量,過于微小。從量能上,不能形成縮表預演。
三、耶倫領導下的美聯儲注重預期引導,如果要進行資產負債縮表,應該會提前與市場進行充分溝通,不會突然襲擊。
因此,與其說紐約聯儲的行動是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行動的預演,不如看成是對市場情緒的一次測試。
之所以要測試情緒,原因在于目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體量是非常態的,縮表是一定的。問題是,何時、以何種方式收縮資產負債表?4月份,耶倫對此有過表述,“等待利率略微更高時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
這句話頗有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意味。首先從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端觀察。
目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處于這樣一種狀態:非常規貨幣政策已經終結,但仍走在通往貨幣政策常態化的路上。這樣的貨幣政策環境中,美聯儲只能穩中求變,保持SOMA規模不變,但通過將到期國債和MBS進行再投資,轉變再投資的期限結構(大幅提升了3年內期限的投資,降低了6-10年期的投資),逐步降低了兩類資產的平均久期,從而降低了SOMA投資組合對利率的敏感性。
只是目前SOMA投資組合的平均久期還在5上方,能不能再降一點呢?要知道,國債是美國財政部發行,美聯儲只是“價格接受者”,美聯儲所需的短期限新債還得仰仗財政部的拍賣計劃,因此耶倫只能說,等利率再高一點再動手,畢竟利率是她能掌控的節奏。
談到利率,就不得不關注資產負債表的負債端。美聯儲已經做了“手腳”。美聯儲對利率的掌控必須通過負債體系打造,通過不同類型的負債管控利率,影響各類金融機構的機會成本。由于負債總規模是靜態的,美聯儲只能從結構上調整各類負債的增減。從最新的數據看,隔夜逆回購和超額存款準備金縮水量較大,流出規模達到了4000億美元。這部分“損失”由哪些負債來抵消呢?絕大部分流向了TGA(財政部在美聯儲的賬戶),規模約3000億美元,還有約1000億美元流向了Foreign Repo Pool(海外央行在美聯儲的賬戶)。
為什么要做這樣的方向性改變呢?流出端,減少超額存款準備金,讓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先縮表;流入端,增TGA和Foreign Repo Pool,將海外離岸美元和官方美元納入流動性管理,如此,美聯儲縮表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會降低。
正是這些資產負債表質的變化,才讓耶倫有了等利率再高一點就減量的底氣。(國際金融報)
編輯:陳進
關鍵詞:美聯儲;資產負債;“減肥”
除美聯儲高級官員的密集表態外,近日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向好也增強了投資者對美聯儲再次加息的預期。
2016-05-20 09:36:00
美聯儲昨天公布的4月份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如果美國經濟在二季度反彈,勞動力市場繼續改善,通脹率逐步向2%的目標靠近,不排除在6月份加息的可能性。絕大多數美聯儲官員也認為6月加息是合適的。
2016-05-19 14:45:00
當市場還在為美聯儲6月份要不要加息爭論不休之時,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已經開始測試市場反應,當地時間17號,也就是本周二,美聯儲啟動了緊縮進程,發布公告稱:將在5月份拋售部分所持債券。
2016-05-19 07:55: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