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基金公司十周年大考:規模相差28倍
2014-03-31 10: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說兩句 分享到:
逾8成股基近3年業績收負 東吳行業輪動下跌近60%墊底
■本報見習記者 唐 芳
今年,有12家基金公司陸續迎來“十歲”生日。經過10年發展,這些當初站在同一起跑線的基金公司如今的跑步節奏還一致嗎?特別是在體現基金公司核心管理能力的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的業績方面,有著怎樣的差異呢?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整理12家基金公司旗下有近3年業績數據可考的65只偏股型基金業績發現,其近3年平均收益率跑輸同業0.4個百分點,跑贏同期大盤21.83個百分點,其中有54只基金近3年未能實現正收益,占比為83.08%。其中,新華行業周期輪換以近3年23.10%收益率位居業績冠軍,而東吳行業輪動以近3年-59.53%的收益率墊底,兩者業績表現相差82.63個百分點。
在基金公司平均業績方面,東吳基金旗下偏股型基金以近3年平均
-22.43%的收益率,在12家基金公司中墊底。而新華基金旗下偏股型基金則以近3年平均5.47%的收益率,位居榜首,兩家公司平均業績相差27.90個百分點。
在同門偏股基金業績的差異方面,上投摩根基金旗下偏股型基金業績相差64.57個百分點,最大;而東方基金旗下偏股型基金最大業績相差11.34個百分點,最小。
逾8成股基近3年業績收負
首尾相差逾81個百分點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根據WIND資訊整理顯示,12家今年迎來10歲生日的基金公司目前旗下共計有91只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其中有近三年(2011年3月8日至2014年3月28)業績可比的共計65只,其中,上投摩根旗下有8只基金入圍,中銀基金和光大保德信基金旗下也均有7只基金入圍,而天弘基金旗下僅3只基金入圍。
WIND資訊數據顯示,可比65只偏股型基金,在最近3年平均收益率為-12.61%,而同期全部可比371只偏股型基金的平均表現為-12.21%,同期上證指數的收益率為-34.44%,即12家基金公司旗下的偏股型基金,近3年平均表現跑輸同業0.4個百分點,跑贏同期大盤21.83個百分點。
具體看來,65只偏股基金中,近3年實現正收益的僅11只基金,同期收益率下跌的有54只,占比為83.08%。而從與同業的比較來看,近3年收益率排名位居同期同類基金前半營的共計33只,占比為50.77%。
新華行業周期輪換以近3年23.10%收益率位居65只偏股型基金業績冠軍,這一業績位居同期同類基金業績排名第14名,與同期業績冠軍華寶興業新興產業43.90%的收益率,相差20.8個百分點。資料顯示,新華基金成立于2004年12月9日,是當年成立的12家基金公司中成立最晚的。除新華行業周期輪換以外,中海藍籌配置近3年的收益率也在20%以上,為21.94%。中海基金成立于2004年3月18日,剛剛過完10歲生日。
而業績表現最差的要數東吳行業輪動,近3年收益率為-59.53%,落后倒數第2名13.97個百分點,和新華行業周期輪換的業績表現相差82.63個百分點。不僅在12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型基中業績墊底,在同期可比371只偏股型基金中,其業績表現也是最差的,也是全部偏股型基金中,唯一近3年收益率下跌逾50%的基金。資料顯示,東吳基金成立于2004年9月2日,據迎來10歲生日還有不到6個月的時間。
東吳平均業績墊底
上投同門業績相差最大
從旗下偏股基金的平均業績來看,東吳基金旗下納入考察的6只偏股基金近3年平均收益率為-22.43%,在12家基金公司中墊底。而新華基金旗下納入考察的6只偏股基金以近3年平均5.47%的收益率,位居12家基金公司榜首,兩家公司平均業績相差27.90個百分點。
具體看來,東吳基金旗下的6只偏股基金近3年均未實現正收益,除了業績墊底的東吳行業輪動,東吳嘉禾優勢和東吳新經濟近3年收益率分別為-17.63%和-29.62%,均位居同業后半營,而有幸入圍同業前半營的東吳新創業、東吳進取策略和東吳價值成長,近3年收益率分別為-12.35%、-9.15%和-6.28%。
而新華基金旗下6只基金全部入圍同業前半營,是12家基金公司中唯一旗下偏股基金全部入圍同業前半營的公司。此外,新華基金也是12家基金公司中唯一旗下偏股基金平均業績為正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11只近3年實現了正收益的基金中,除新華行業周期輪換以外,新華鉆石品質企業和新華中小市值也入圍,12家基金公司中,僅新華基金和中銀基金旗下同時有3只偏股基金入圍。
從旗下偏股基金業績首尾業績差異來看,上投摩根基金旗下的上投摩根行業輪動近3年實現了19.01%的收益率,而其同門股基上投摩根中國優勢近3年卻累計下跌45.56%,位居59只偏股基金業績排名倒數第2名,兩者業績相差64.57個百分點,是11家基金公司中,同門股基業績相差最大的。而東方基金旗下納入考察的3只偏股型基金,雖然近3年均未實現正收益,但同門之間最大業績相差僅為11.34個百分點,是12家基金公司中,同門股基業績相差最小的。
公募規模懸殊差28倍 天弘借余額寶逆襲奪冠
■本報見習記者 唐 芳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發現,12家今年迎來10周歲生日的基金公司經過十年的發展,在資管規模方面已經有較大的差距。
從公募資管規模上看,截至去年年底,天弘基金公募規模沖高至1943.62億元,而華富基金同期僅為65.32億元,前者規模是后者的29.76倍。從旗下基金數量上看,產品最多的中銀基金旗下的基金數量是產品最少的東方基金的3倍。
在非公募資管規模方面,12家基金公司的發展步伐也不一樣。截至去年年底,紐銀梅隆西部基金的非公募資產規模超過公募資產規模11.52億元,是后者的3.5倍,而天弘基金因為余額寶規模的膨脹,公募資管規模在總規模中的占比不斷增加。此外,在旗下專戶產品的數量上,差不多同期取得專戶業務資格的東方基金和東吳基金,前者已成立20只專戶產品,而后者只有2只專戶產品面市。
公募規模懸殊逾28倍
基金數量相差2倍
從旗下公募基金資管規模看,據海通證券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今年迎來十周歲生日的12家基金公司旗下公募資管規模共計5305.72億元,平均每家公司的資管規模為442.14億元。而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業內旗下有公募基金的78家基金公司的公募資管規模為30020.71億元,平均每家公司的資管規模為384.88億元。
12家基金公司中,目前公募資管規模居首的是天弘基金,截至去年年底,其公募資管規模為1943.62億元,占12家基金公司公募資管總規模的36.63%,而資管規模最小的是華富基金,僅為65.32億元,占12家基金公司公募資管總規模的1.23%,天弘基金的公募資管規模是華富基金的29.76倍。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年底,天弘基金不僅位居上述12家基金公司的公募資管規模之首,也躍居行業第2名,僅次于華夏基金。不言而喻,天弘基金能在最近一年實現規模的飛速增長,離不開余額寶(天弘增利寶基金)的貢獻,這只成立于去年6月份的基金,截至去年年底規模已經增至1853.42億元,占天弘基金公募資管總規模的95.6%。而天弘基金官方微博披露,截至今年1月15日,余額寶規模突破2500億元,由此在余額寶的推動下,天弘基金資管規模和同歲基金公司之間的差距也將繼續拉大。
具體看來,12家基金公司中,公募資管規模在1000億元以上的僅天弘基金和中銀基金兩家,中銀基金的資管規模為1214.18億元,而資管規模在500億元以上的有9家,其中資管規模不足100億元的有東吳基金、東方基金和華富基金3家,東吳基金和東方基金的最新資管規模分別為85.59億元和90.47億元。
從旗下基金數量上看,12家基金公司目前旗下共計有221只基金產品,平均每家18.42只。其中,中銀基金旗下有36只基金,數量最多,而東方基金旗下只有12只產品,數量最少。中銀基金旗下基金數量是東方基金的3倍。
7家公司成立專戶子公司
紐銀梅隆私募規模超公募
和天弘基金因余額寶規模增長而使得公募資管規模在總資管規模中的占比不斷上升不同的是,一些基金公司側重發展非公募業務。《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獨家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紐銀梅隆西部基金的資管總規模為21.08億元,其中公募資產資管規模為4.68億元,非公募資產規模為16.40億元,非公募資產規模超過公募資產規模11.52億元,是后者的3.5倍。
但是在專戶業務的發展上,各家公司的發展步伐并不一致。東方基金官網顯示,自去年1月24日以來至今,東方基金共成立20只專戶產品,其中去年一年成立16只。資料顯示東方基金于2012年1月16日獲得專戶業務資格。東吳基金的公募資管規模和東方基金相差不大,并且先于東方基金獲得專戶資格(2011年12月27日獲批),但是其官網的“專戶資訊”只能查到2只專戶產品的成立消息。而已經獲批專戶資格近5年的國海富蘭克林(2009年10月份獲批專戶資格)目前也僅成立了7只專戶產品。
此外,12家基金公司中,中海基金、華富基金、東方基金、東吳基金、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天弘基金和新華基金7家公司都已經成立專戶子公司。
10歲基金公司人均創造基金利潤:1423.5萬元
■本報記者 趙學毅
基金業是一個高利潤行業,但到底平均每人每年能實現多少利潤?這個數據鮮為人知。《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將一些關鍵的財務數據與基金公司的員工人數進行比較,分析得出人均創造的基金利潤,結果顯示,已經10歲的基金公司平均每人實現基金利潤1423.5萬元,其中,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平均每人實現基金利潤2724.42萬元,在10歲基金公司中博得頭彩。
“基金公司素有金融行業的高科技企業之稱,該行業集中了優秀的人力資源。”北京一基金分析師對《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記者表示。
10歲基金公司
平均利潤低于同業16%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據同花順iFinD最新統計,截至上周末,已有54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披露了2013年年報,合計實現利潤1194.66億元,每家公司平均利潤為22.12億元。除8家基金公司整體虧損外,其余基金公司均為投資者帶來不同程度的盈利。
在54家基金公司中,2004年成立的基金公司有9家。《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重點研究綜合評估這9家基金公司的管理效率。整體來看,2013年這9家基金公司旗下已披露年報的116只基金去年合計實現基金利潤166.69億元,每家公司平均基金利潤為18.52億元。也就是說,滿10歲的9家基金公司去年平均利潤低于已披露年報基金公司平均值16.29%。
具體來看,54家基金公司中,去年實現利潤最高的是華夏基金,旗下44只基金合計實現利潤159.05億元;景順長城基金緊隨其后,旗下24只基金合計實現利潤103.61億元;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旗下分別有50只、51只基金,去年分別實現92.05億元、83.63億元的利潤。而在2004年成立的基金公司中,實現利潤最高的為上投摩根基金公司,旗下27只基金合計實現利潤68.66億元;中銀基金緊隨其后,旗下31只基金合計實現利潤44.66億元;資產規模迅速擴張的天弘基金,旗下14只基金合計實現利潤20.20億元。
人均創造基金利潤1423萬元
上投摩根基金居首
基金是一個以人為本的行業,不但有基金經理,還包括研究人員、營銷人員在內的其他工作人員。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公布的“從業人員執業注冊信息公示”數據,截至目前,9家2004年成立的基金公司共有從業人員1171人,平均每家公司為130人。從業人數最多的基金公司為上投摩根基金,共有252人;人數最少的為華富基金,共有88人。
如果從人均實現基金利潤分析,9家基金公司1171人在去年創造了166.69億元的利潤,人均實現基金利潤為1423.5萬元。
從基金公司的角度看,人均創造基金利潤最高的為上投摩根基金,該公司去年人均創造基金利潤為2724.42萬元;中銀基金緊隨其后,人均實現基金利潤2523.04萬元,該公司從業人員數為177人;天弘基金、新華基金、華泰柏瑞基金人均實現基金利潤均超過1000萬元,分別為1655.62萬元、1564.15萬元、1170.47萬元。
3月份ETF暴瘦53.7億份 易方達深證100ETF“減肥”逾15億份
■本報見習記者 唐 芳
《證券日報》基金新聞部根據上海及深圳證券交易所最新公示數據整理顯示,兩市運作中的86只ETF基金中,除3月10日上市交易的諾安中證500ETF外,其余85只基金,繼2月份整體份額縮水34.4億份后,3月份整體份額再次縮水53.76億份。其中易方達深證100ETF “瘦身”最厲害,月內份額縮水15.55億份,而華寶添益同期實現1.59億份的凈申購,是“增肥”最多的基金。
逾六成基金遭遇凈贖回
統計顯示,兩市可比85只ETF3月份整體份額減少53.76億份,其中有58只基金遭遇凈贖回,占比為68.24%,17只基金份額實現增長,還有10只基金份額同期未發生明顯變化。
具體看來, 58只遭遇凈贖回的基金共計凈贖回56.50億份。其中在上交所運作的ETF有32只,共計凈贖回34.69億份,在深交所運作的ETF有26只,共計凈贖回21.81億份。
資料顯示,今年2月份有72只基金(占比為84.71%)遭遇凈贖回,凈贖回份額共計38.05億份。可見,雖然3月份遭遇凈贖回的基金數量環比減少,但單只基金遭遇凈贖回的份額卻環比增加。
兩市中,遭遇凈贖回份額最多的是易方達深證100ETF,其份額從2月28日的208.50億份,縮減至3月28日的192.95億份,月內縮水15.55億份,成為深交所乃至兩市運作的全部可比ETF里,份額縮水最多的基金。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份,易方達深證100ETF就已經遭遇6.41億份的凈贖回,成為2月份“減肥”最厲害的基金,這次,他再次獲得月度“減肥冠軍”。不過即使連續遭遇了大額凈贖回,目前易方達深證100ETF仍是深交所份額規模最大的基金。
除易方達深證100ETF外,在上交所運作的南方中證500ETF月內也遭遇了10億份以上的凈贖回,凈贖回份額為11.9億份。
此外,月內凈贖回份額在1億份以上的還有4只基金,分別是嘉實滬深300ETF、交銀上證180治理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和廣發中證500ETF,期內凈贖回份額分別為 2.48億份、3.73億份、5.03億份和9.68億份,其中僅嘉實滬深300ETF在上交所運作。
僅17只基金實現凈申購
兩市17只實現凈申購的基金,共計實現2.74億份的份額增長,其中在上交所運作的有12只,共計實現2.66億份的份額增長,在深交所運作的有5只,份額共計增長800萬份。資料顯示,今年2月份僅有9只基金實現份額增長,共計“增肥”2.42億份。可見,3月份實現份額整張的基金數量和“增肥”程度都環比微微上升。
3月份兩市中的“增肥”冠軍要數有“股民余額寶”之稱的華寶添益,其份額由2月28日的2.11億份增長至3月26日的2.7億份,期內增加0.59億份,成為上交所乃至兩市運作的全部可比ETF里,份額增長最多的基金,也是同期兩市運作的ETF中唯一份額增長超過5000萬份的基金。
海通證券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華寶添益的業績在78只同類型基金中列第14名,在場內貨幣基金A類中位居第1名,截至3月14日,華寶添益規模已達318.40億元,為場內規模最大交易型基金。“T+0回轉”交易實施以來,截至2014年3月14日,其二級市場日均成交43.24億元,位列滬深兩市所有掛牌個股、基金第1名。
此外,在上交所運作的ETF中,還有華夏上證50ETF、上證主要消費ETF、銀華日利等8只基金月內實現了1000萬份以上的凈申購,而在深交所運作的ETF中,期內份額增長最多的嘉實中創400ETF僅實現400萬份的凈申購。
編輯:吉媛媛
相關新聞
頭條推薦
熱門圖片
央廣網官方微信
央廣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