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滾動 > 正文
專家稱今年外貿或“中穩后高” 10%目標可以實現
2012-07-30 14:26 來源:新華網我要評論對外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將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目標定在年均10%左右,遠低于過去數年的水平,其理由主要是:未來5年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將面臨世界經濟增速放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外部挑戰,而國內又面臨經營成本進入全面上升期、外貿結構調整難度加大等一系列問題。
7月5日晚,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7月6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這是央行30天內的第二次降息,貨幣政策的寬松步伐使很多人驚訝,因為此前大多機構預期央行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在這一背景下,諸如處于半年期的貿易數據,其具體表現如何,是否會影響外貿“保十”信心等問題,自然引起了多方關注。本文通過對6月份中國進出口數據的分析,以期對這些問題做些深入細致的解讀。
出口貿易基本面總體平穩
先說好消息。第一,從總量上看,相比于5月份中國進出口貿易“意外”高企,6月份的數據表現也毫不遜色。
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進出口總值為3286.8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0%。其中出口為1802.04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增幅小于前月的15.3%,但高于市場預期的9.9%;進口為1484.82億美元,同比增長6.3%,增幅低于前月的12.7%,也低于此前市場預期的12.7%。
經季節調整后,6月份的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達到12.4%,其中出口增長13.9%,進口增長10.6%;進出口總值環比增長率為2.0%,其中出口增長4.3%,進口下降0.6%。而沒有經過季節調整的出口總值比前月少了約9億美元,進口總值少了約140億美元。很自然地,6月的貿易順差就比5月凈增了約130億美元,實際為317.3億美元,遠遠高于此前市場預測的210億美元,為2009年1月以來的最大值。
第二,不僅出口貿易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同時,來料加工裝配貿易等也保持了良好增長勢頭,對外承包工程出口更是創出新紀錄。6月份一般貿易出口、進料加工貿易出口兩個“大頭”,相比5月基本持平,合起來只減少了約26億美元。來料加工裝配貿易環比增長了5.5%,對外承包工程出口貨物的總額盡管不大,為15.13億美元,但卻是自2007年以來的最高值。
第三,分國別出口市場總體平穩,歐債危機的影響仍然可控。相比5月份,對發達經濟體的出口,如美國、日本、歐盟等的出口雖然有些下降,但數量都非常小,如對美國下降了約8億美元,對日本下降了約2億美元,對歐盟僅下降了約0.3億美元。而且,歐盟國家中,對德國的出口是下降得最多的,為2.9億美元,而歐債影響較大的國家,如意大利,對其出口反而增加了1.1億美元。對新興經濟體國家,特別是金磚國家,出口整體保持了增長的態勢,除了印度有約3.8億美元的下降。
第四,出口貿易結構持續提升。相比5月份,6月份出口重點產品中,大米、玉米、鋸材、生絲、紡織紗線等初級品的出口量、出口額整體繼續回落;而具有傳統競爭優勢的服裝及衣著附件、鞋類等產品仍然保持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環比增長率分別為14.86%、10.25%;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集成電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等也仍然保持了增長態勢,特別是集成電路,當月的環比增長率高達49.3%。
編輯:鄒佳琪
猜你喜歡
央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