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殼資源瘋狂炒作 僵尸企業何時才能壽終正寢
2015-12-07 18:49: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7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每到年底,都是A股市場上殼資源瘋狂炒作的日子,而今年炒作的題材更加擴大化,一批來自美國的中概股野蠻的把A股殼資源推上了天。
停牌近一年,曾多次欲重組未果,因重大事故導致凈利潤嚴重下滑的世紀游輪,在近期復牌后卻成為股市“明星”。其背后就是從華爾街海歸的巨人網絡的借殼故事。
世紀游輪于今年“光棍節”11月11日復牌,給了投資者們一份“大禮”——復牌后連續20個漲停板,短短20個交易日,股價由原來的31.65元暴漲至193.58元。累計漲幅超過6倍,而這樣的勢頭還要持續多久似乎沒人能給出答案。
巨人網絡2007年11月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后,市值一度曾高達42億美元,此后股價一直走低,至2014年7月完成退市交割時,估值只有28.2億美元。而短短在A股上市20個交易日,市值就超過千億人民幣,怪不得巨人網絡總裁紀學鋒曾多次公開表示,對中國股市非常有信心,巨人網絡1000億元市值是起點。
證券分析師季永峰告訴記者,重組概念之所以被爆炒是因為有了財富效應。
季永峰:有特殊的財富經典效應,特別是其中有重組概念的,重組能夠真正獲得成功的個案,這樣的個案給了市場的一種參考效應。
最近,對證監會注冊制推出的預期一度讓市場解讀為對重組概念的重大利空。然而市場卻并沒有按常理出牌,借殼公司股價瘋漲的神話接連上演,數據顯示,截至12月4日,今年實際發生借殼案例73家,其中借殼成功的有35家,已經超過2014年全年的數量23家。證券分析師謝俊認為,市場對于注冊制還很猶豫。
謝俊:我們在判斷的過程當中,會對證券市場的隔絕發展變化,比如說一些概念性的,各國的炒作,可能會受到遏制。另外一個推定過程中市場還是有疑惑的,推進后續的話,可能會和大家所理解的注冊會有所不同。
其實殼資源被炒作的背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退出機制的不健全,這讓很多上市公司成為僵而不死的僵尸企業。
“僵尸企業”是經濟學家彼得-科伊提出的一個經濟學概念,就是指那些無望恢復生氣,但由于獲得放貸者或政府的支持而免于倒閉的負債企業。它們占用大量資金、土地等寶貴資源,卻不產生經濟效益。
11月4日和11月18日,國務院兩次常務會議都提出,要加快推進“僵尸企業”重組整合或退出市場。中央財辦主任、發改委副主任劉鶴近期調研時強調,“要加大淘汰僵尸企業力度,有效化解過剩產能”。工信部副部長馮飛在11月6日也表示,為工業“穩增長”方面,準備加快處置“僵尸企業”。
愛股說數據平臺聯合創始人鄒峻表示,之所以有這么多殼資源還活著,是因為銀行和政府的不斷輸血。
鄒峻:最重要的原因是歷史原因,國有企業他們初期承擔的這種地方的融資窗口的功能,第二就是地方政府擔心的僵尸企業他們在崗職工的壓力,會導致失業,有些企業初期是很好的,但因為政府一些原因把好企業弄成了不好的企業,政府也承擔了一些責任。
由于A股市場退市制度的不健全,二十多年來,真正宣布退市的上市公司只有40多家。所以“僵尸企業”發現,自己的“殼資源”不僅能通過重組、并購等賣出好價錢,還可以作為一個題材受到二級市場投機資金的熱炒。
愛股說數據平臺聯合創始人鄒峻說,僅僅就股價而言,“僵尸企業”的表現都還是不錯的。
鄒峻:A股很多人看到炒的都是垃圾股,但越垃圾漲的越猛,越多人愿意去炒。像我們“愛股說”這個數據平臺,發現資本地帶企業19家,19家企業股價不是特別差,這種情況發展下去,一定會對整個中國的資本市場不可能帶來健康發展,目前中國證券市場,很多行業的市盈率達到100多倍,因為有些企業是僵尸企業。
編輯:趙亞蕓
關鍵詞:A股;殼資源;僵尸企業
市場熱議很久的熔斷機制,終于要在明年1月1日起實施。昨天(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聯合發布指數熔斷的相關規定,滬深300指數如果漲跌幅超過5%,則暫停交易15分鐘,14:45分及之后觸發5%,暫停交易直到收市。
2015-12-05 08:48:00
已經連著說了兩天的“T+0”交易機制,今天我們再回頭來看12月1號證監會官網上發布的那則信息。證監會在信息里提示,讓投資者不要采用境外網站宣稱的滬深股票“T+0”交易,投資者參與證券期貨交易應通過合法機構進行。
2015-12-04 11:15:00
上周五A股破位暴跌將11月份的上漲成果大部份吞噬了,板塊個股全線大跌,龍頭板塊券商領跌重挫8.97%,雖未出現千股跌停,但跌幅超過9%以上個股仍高達700余家。今天這個周一是11月最后一個交易日,這個月的投資動蕩在12月份結束?
2015-11-30 14:18: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