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21日消息(記者唐明)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到銀行取錢,卻發現卡里的3萬多元不翼而飛,查詢后才知道是10歲的孫子玩手游充值“一擲千金”。近日,江西的李先生向經濟之聲《天天315》節目組反映,自己的孫子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玩一款名叫“葫蘆娃”的手機游戲,幾天就花掉3萬多元。

  李先生說,今年5月自己去銀行取錢,結果柜臺工作人員告訴他,卡里已經沒有余額了,仔細查詢才知道,里面的錢都打給了一家游戲代理商。工作人員提醒李先生,是否家里有小孩子經常玩手機游戲,此時李先生才如夢方醒。李先生回憶說:“(銀行)工作人員給我查了一下,問我家里是不是有小孩子。我說有,他說是你們孩子玩游戲支付了。我說這事情可不得了。銀行幫我把這3萬多元流水一筆一筆的清單打印出來。我拿著這個清單就向別人打聽這個錢能不能找回來。”

  據了解,李先生10歲的孫子小星玩的是一款名叫“葫蘆娃”的手機游戲。“葫蘆娃”這款游戲是廣州四九游戲(49You)與掌上縱橫聯合運營的同名動畫授權手游。小星告訴記者,自己有很多同學都在玩這個游戲,所花的錢都買了“葫蘆裝備”。

  近年來,我國網絡游戲行業發展迅速,在網絡游戲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過度消費等問題。由于未成年人心智發育不成熟,認知、辨別能力不強,導致私自充值、大額打賞問題多發,引發輿論關注。

  最高人民法院新出臺的《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游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李先生得知這個消息后,就向“葫蘆娃”游戲的代理公司申請退回充值的金額。由于李先生上了年紀,又患有胃癌,溝通并不順利。孫子小星所在學校的姜校長主動幫助爺孫倆申請退款,但是在溝通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后,退款依然遙遙無期。姜校長說:“我是在6月5日跟客服溝通的,他們讓我上交一系列材料,比如支付流水,打游戲的視頻等等。開始他們就說這個材料需要補充,那個材料需要補充,各種推脫。后來還無故說我們缺少材料,但實際上這些材料都已經交給他們了。目前還是一直在拖。”

  記者多次聯系游戲代理公司的法人和相關人員,但電話一直沒有接聽。而游戲代理公司的客服都是以QQ形式聯系,回應都是需要等待,因為退款事項正在處理過程中。

  無奈之下,李先生在姜校長的幫助下,向當地司法機關起訴,但是由于管轄權的問題,一直沒有能夠立案。

  李先生的案例并不是孤立的。據江蘇省消保委今年4月發布的《未成年人游戲充值、直播打賞調查報告》顯示,未成年人充值群體中年齡最小的3歲,充值金額最高達到7萬元。調查選取的9款手機游戲中奧特曼傳奇英雄、創造與魔法、第五人格、迷你世界都存在未填寫未成年人實名信息,玩游戲時間不限定,單次充值可以超過50元甚至高達648元、而且可以多次充值等情況。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認為,游戲企業一拖再拖的態度并不明智,可能帶來更大的處罰。他說:“首先這個企業完全缺乏社會責任、缺乏誠信經營的意識,因為現在司法解釋,包括之前的有關規定都是明確的。現在協商不成的情況下,我覺得可以向行政主管部門去投訴。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給消費者造成權益損害的,應當主動去為消費者解決相關問題。如果經營者故意拖延,無理由拒絕,消費者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相關行政管理部門不僅僅可以進行調解,責令企業退還相關款項,而且可以依據相關法規,對他們進行行政處罰,處罰之后還可以把處罰的記錄列入信用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