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數字權威解讀《中國制造2025》
2015-05-20 09:00:00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記者陳蕾)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中國制造2025》出臺,明確制造強國路線圖。
昨天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也是我國未來十年制造業的路線圖。《中國制造2025》內容有哪些?將如何補齊短板,做強中國制造?
工信部長苗圩:七個數字權威解讀《中國制造2025》
一個目標:從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把中國制造2025形象歸納為一組數據,這組數據是“1、2、3、4、5、5、10”,重點說幾個,1指的是目標。
苗圩:我們要從中國制造業大國向制造業強國轉變,最終實現制造業強國的目標。
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
2指的是實現這個目標,則需要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個深度融合。
苗圩說,所謂二,就是通過“兩化”深度融合發展去為實現這個目標共同努力。黨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來引領和帶動整個制造業的發展,這也是“中國制造2025”所要研究的,所要占據的一個新的制高點。
三步走戰略 每一步10年左右
中國工程院院士關橋:2025這是一個階段,還有2035和2045都是中國制造。如果說現在制造強國在國際上有兩個方陣的話,中國在中國制造2025要跨入第二個方陣,2035是第二個方陣的領先,到2045我們就應該進入制造強國的第一方陣。
堅持四項原則
所謂四項原則,第一項原則是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第二項原則是既立足當前,又著眼于長遠;第三項原則是全面推進、重點突破;第四項原則是自主發展和合作共贏。
五項基本方針 實施五大工程
苗圩說,“中國制造2025”中涉及了兩個“五”,第一個“五”是指確定了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和人才為本的五項基本方針,另外一個“五”則是將推動實施五大工程,包括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智能制造、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創新。
明確未來發展十大重點領域
中國制造2025還明確了未來我國制造業發展的十大重點領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產業、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農業機械裝備。
苗圩強調,通過實施規劃綱要,我們為后兩步走奠定一個好的基礎,通過這十年的努力,我們能進入全球制造業的第二方陣,為后續的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苗圩:中國制造要踏準自己的節奏
此前,有多方分析說中國制造202是德國工業4.0的翻版,工業4.0指的是工業智能化,3.0是自動化,2.0是電氣化。
苗圩:我們的發展階段不同,水平不同,德國是3.0到4.0,我們還要補上2.0到3.0的課,然后再去發展,我們要注意國情和實際,把發展路徑選擇好,更好更快更健康。
編輯:張喬
關鍵詞:解讀;中國制造2025
2014-12-12 09:23:00
2014-10-13 15:27:00
2014-04-17 16:22:00
參與討論
我想說
央廣網官方微信
手機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