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長沙1月14日消息(記者堯遙)“當前,以健康為核心理念的功能農業應運而生,將對農產品的市場結構和消費需求產生重大影響。”在近日召開的湖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湖南省政協委員、湖南省株洲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陳艷娟表示,湖南一些地區在發展功能農業尤其是富硒農產品上進行了積極探索,并產生了良好效應。但由于存在市場認知、標準差異等方面的問題,進一步發展壯大遭遇瓶頸。她建議,省級層面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功能農業發展,為湖南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發展功能農業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也是實現湖南農業轉型升級的客觀要求。”陳艷娟認為,大力發展以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為核心的功能農業,有利于提高湖南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有效幫助農民增效增收。她列舉道,近年來湖南株洲開展了富硒水稻、富硒黃瓜、富硒葡萄等技術研發,探索和實踐了“優質稻+綠色防控+稻田養鴨或蛙+硒鋅鐵配施+NPK營養平衡”等核心技術模式,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湖南功能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

  與此同時,陳艷娟說目前功能農業還面臨一些問題。例如,人們對硒等礦質元素與健康的關系及重要性認識不足;在技術創新、熟化集成、生產示范、技術培訓等方面存在體制機制和資金投入不足問題;市場上打著富硒旗號的大部分產品對硒含量無明確標注或標注錯誤,容易對消費者造成困擾等。

  為此,陳艷娟建議出臺專項政策,將功能農業作為一個新興健康大產業和鄉村振興的主要措施來抓,“結合湖南農業千億產業打造、農業產業聚集區建設、一縣一特、產業扶貧等重點工作,在品牌打造、標準化建設、稅收、融資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在技術與創新領域,陳艷娟提出組建技術創新團隊,設立技術創新專項,支持以富硒水稻為核心的功能農業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突破,研究、探索高效生產模式,制訂技術標準,推進標準化生產。

  陳艷娟還建議,打造一批示范基地,全面配套綠色防控設施,完善排灌基礎條件,著力優化基地生態環境;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安排專項經費,有計劃地開展技術培訓和基地實踐,培養一批懂技術的農民技術骨干,并加快推進國家《富硒稻谷》標準的修訂。